核心提示
前段时间,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好的语文教育,必须有助于塑造学生完整的灵魂和独立的人格。让我们看看外国是怎么做的。
1 俄罗斯
阅读复述课化被动为主动
俄罗斯小学语文课可称为“阅读复述课”。教学分为概览、提出问题、精读、复述、复习等5个步骤。其中,复述是中心环节。复述并不是一字不差地背课文,而是抓住文章要点和关键性语句,进行复述,然后再跟书中的内容对照,还可以先记住纲目,然后再补充具体内容。
复述训练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要点的理解和记忆,锻炼学生正确、连贯地说话,是增强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这往往比教师的讲解和伙伴间的讨论更加有效。因为复述是主动的,而听讲和讨论则多是被动的。
2 美 国
把语文课上成阅读课
美国的大学对写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阅读各种体裁的作品、写书评等来锻炼写作能力。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教材。刚上初中的13岁孩子,一个学期下来要读6~7种风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点大学的高中生,平均一学期要完整啃下10本左右名著。
从古希腊故事《特洛伊》、《奥德赛》,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到《安妮日记》、《罪与罚》和《蝇王》等,都是学生经常阅读的著作,还要按进度在课堂上讨论。
日前,美国一些学区大胆引进了“工作坊”式的语文教学法,学生自己选择想读的书,并跟同学分享。语文老师说:“学生无论读《哈利·波特》还是狄更斯的作品都无所谓,关键是在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
3 法 国
电影也被引入语文课程
法国中学的语文课没有统一的教材,学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纲自主选择课本。16世纪至20世纪的经典纯文学作品,尤其是法国和法语区的经典小说、诗歌和戏剧,都是法国中学教师热衷选择的教材。从巴尔扎克到雨果,从拉封丹到拉伯雷,几乎每一个法国文学分支都可能涉猎;文科的学生还要完整阅读如兰佩杜萨(意大利作家)的《豹》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译作。法国教育部还于2010年5月宣布把电影引入语文课程。
在法国,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将分科(文科、经济社会和理科),但中学毕业会考时都需要考哲学作文(类似中国高考的语文作文)。因此,法国中学生还必须阅读萨特和加缪等哲学家的艰深著作。这还不够,2010年,法国中学会考作文,要求考生解释霍布斯《利维坦》(英国政治哲学巨著)和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意大利神学家、哲学家)的《神学大全》节选。
4 德 国
语文课上成公民教育课
20世纪90年代,德国曾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目的是为了让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语文课在选择教材时专门加入了更多展示社会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罪)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社会现象。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次教育访谈中,曾列举儿子安德烈上德文课的例子:安德烈的德文老师让学生在课上讨论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剧本《伽利略传》。
与多数学生熟悉的伽利略如何坚持自己的理论不同,布莱希特的剧本表现了伽利略面临选择的两难:硬碰硬,然后被教会迫害而死,或暂时屈服以保存自己。剧本的结尾是,伽利略选择了后者。
允许不一样的东西,仅仅展现了德国中学语文课的一面,而德国中学生在语文课上的讨论更是与众不同。
身为大学教授的龙应台称,这样的语文课让人听着惊心动魄,因为它实际上已触及了“公民教育”的范畴。
(摘自《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