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编钟 |
| “中国第一龙”绿松石龙形器 |
| 商代盛酒器 |
| 西周兽面纹方座簋 |
|
核心提示
距今约30万年以前,洛阳先民已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当时的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距今1万年前后,河洛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文明的曙光又是如何显现的?公元前约21世纪,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长达1500多年,在这一阶段,洛阳这片古老的大地又经历着怎样的沧桑巨变?
或许,您只有走进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基本陈展厅,才能真正回眸千年古都文明变迁的历程,触摸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脉搏。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史前和夏商周时期。
如果让您想象远古时代洛阳的模样,您一定觉得很困难。可是,当一个庞大的古菱齿象化石呈现在您面前时,您的思绪或许一下便打开了。
这个长5.7米、宽2.8米的大象化石是我市文物工作者于1994年在南昌路一工地发掘的,距今3到5万年。在博物馆新馆基础陈展厅,它将是与广大参观者见面的第一个“庞然大物”。
基本陈展厅展出文物2000多件
由这个大象化石引您走入的基本陈展厅,将呈现怎样的面貌?昨日下午,通过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的介绍,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即将开启的“梦幻之旅”:深黑色的展墙造型,象征着黄土地上先民度过的蒙昧与稚嫩的时代;展柜内的浅绿色调,象征着文明的曙光即将到来……
高西省说,作为博物馆新馆布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陈展厅的展示面积将近4000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在4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里,工作人员通过文物、图片、文字等各种展示手段,让观众充分领略洛阳十三朝历史的辉煌。为清晰反映历史进程,十三个朝代又分为史前和夏商周,汉魏,隋唐、五代、宋三个大篇章。因此,史前和夏商周无疑是整个基本陈展的“前沿阵地”,这一部分展出的文物有800多件,展示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
通过文物讲述历史
高西省介绍,与五大专题展主要展示精美文物有所区别,基本陈展更多是通过文物讲述历史,从而让参观者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情况。“走进这里,也许你会认为文物不够精美,可即便是一小块砖瓦,一个小的建筑构件,都是一个都城遗址存在的明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这里你就真的看不到精美的文物了。比如旧石器时代的象牙化石、鸵鸟化石,都是珍品中的珍品;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骨针、骨匕,陶背壶、陶灶等,都可以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刀耕火种”,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
“中国第一龙”值得期待
到了夏朝展区,你会看到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各种文物图片,看到铜铃、玉戈等,这些都是夏朝礼乐制度的反映。不过,最值得一看的当属那件珍贵的“中国第一龙”——目前年代最久远、器形最大的绿松石龙。据介绍,这件珍贵的文物于2002年春在二里头遗址贵族墓出土。发掘时,绿松石龙形器放置在墓主人骨架之上,龙身略呈波状起伏,中部起脊,巨头、卷尾,以白玉为眼睛,以绿松石和白玉为鼻梁,色彩绚丽;龙身长64.5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嵌粘而成,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文物中十分罕见。
或许参观者会觉得,这一部分所展示的内容多为石器、化石,不具可观性。高西省说,为调动观众的兴趣,设计人员后期还将设计许多“亮点”,比如设计一个北窑原始聚落大型场景,还原旧石器时代洛阳地区的地理地貌特征以及先民的生活情景;通过油画背景与仿真硅胶人像等组合,还原古人类的日常生活;通过投影设备表现风吹草动、炊烟袅绕的动态影像;通过音像设备表现石器敲打、鸟鸣以及人们的欢呼之声……在这里,您将在实景与虚景结合之间,走进一个与新旧时空对话的空间。
记者 李燕锋 实习生 夏子晴/文
记者 张晓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