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采摘园中开心地务工。 见习记者 李东慧
摄 | |
核心提示
红提葡萄基地,是李楼乡开工建设的又一个“农字号”品牌项目,是该乡通过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的又一代表作。2010年,李楼乡流转出土地2000多亩,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500元。
昨日下午,在二广高速西侧、聂西路北的洛龙区李楼乡齐村附近,洛阳双赢高科红提葡萄生态采摘园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千余亩的土地已经整体翻耕一遍,在园区务工的村民正在安装大棚骨架和栽种葡萄苗。
据负责人俞保莉介绍,采摘园投资将达2500万元,自2010年8月份开工以来,已先后硬化生产道路1500米,铺设节水灌溉及机械喷施农药主管道8500米,现已完成微喷滴灌节水设施系统安装和葡萄种苗定植工作。到明年6月,1200余亩由精品红提、京亚葡萄、青提、奥古斯特等新品葡萄构成的千亩葡萄园便可让广大市民采摘品尝。
这个红提葡萄基地,是李楼乡开工建设的又一个“农字号”品牌项目,是该乡通过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的又一代表作。
“李楼乡这几年在蔬菜基地等近郊农业发展方面,实实在在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李楼乡乡长马亚辉表示,通过加速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经营程度,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让土地经济效益升值的同时,有效转移了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也稳步提升。
要想加快土地流转,必须让农民看到效益。马亚辉告诉记者,李楼乡在推行土地流转过程中,通过“对比算账”的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一方面,对于出租土地的农民来说,集中流转土地每亩地每年可收入1000多元,不会比种植一年粮食少,而且是零风险,更为重要的是,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可以通过务工等途径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对于承租土地的投资者来说,利用流转出的土地进行规模经营,效益是种粮的20多倍,而且还可以吸引附近村民就业。两头算账,土地流转完全能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在土地流转实施过程中,李楼乡还总结出了“预签协议”的模式。通过各种引导,由乡政府预先和农户签订土地承租协议,让土地率先集中并形成规模,但农户仍然可以暂时在土地上种植,同时利用签订好的协议开展招商引资,掌握谈判时的价格主动权,二路齐进,大大提高了土地流转的工作效率。
仅2010年,李楼乡就流转出土地2000多亩,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500元。
“做好农业‘三篇文章’,加快土地流转的步子,我们还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马亚辉信心百倍地说,在双赢高科红提葡萄生态采摘园北边,是集特色种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洛阳城东桃李生态园,南边是蝴蝶兰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和新品蔬菜种植园。两年后,在二广高速李楼段周围,将形成一个2000余亩的集休闲观光、特色种植、花卉种植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园区,为市民周末休闲度假增添又一好去处。
见习记者 李东慧 记者 杨海彤 特约记者 张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