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有个村子叫高村,是现在高村镇政府的所在地。据说,这个村子原来并不叫高村,而是叫道头村,为何后来改称高村,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道头村处在宜阳、洛宁、渑池三县的交界处。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匪盗四起。“今天这村被抢,明日那村被劫”,成了附近司空见惯的事情。道头村人口较多,居民心齐,一般的土匪势力不敢轻易来这里骚扰。
一天夜晚,一股土匪到临近一个村子抢劫,中了埋伏,被村子里的火枪打得晕头转向。当他们逃到道头村的村头时,已是人困马乏,却迎面遇到一个巡夜的更夫,为了弄清方位,匪首便揪住更夫询问:“这是啥村?”更夫大声答道:“道头!”匪首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刚才土匪被打得魂飞魄散,总算保住了性命,现在你竟说此处叫“道头”,岂不是咒他们活到头了?匪首气急败坏,一时怒起,挥起手中大刀,向更夫砍去。接着,又唆使手下土匪进村抢劫。
谁知,道头村的小伙儿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刚才听到更夫的梆声突然停止,估计有意外发生,穿衣起床。现在又听村里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大伙儿便手举灯笼火把,掂起刀枪棍棒,一齐冲到街上,与土匪搏斗起来。
那些土匪在外村已中过埋伏,个个如惊弓之鸟,加之对当地地形不熟,没几个回合,便被道头村的小伙儿们全部活捉。
再说那名更夫,是个孤寡老人,夜里负责给村里打更。为了御寒,他将一个酒葫芦挂在脖子上。当匪首挥刀向他砍来时,他把身子一闪,酒葫芦被刀劈开,只听“扑哧”一声,酒溅了匪首一身。在黑灯瞎火的夜晚,匪首误认为溅到身上的就是更夫的血,人已经死去,便扔下他不管了。当这伙土匪全部被捉后,看见那名更夫又出现在他们面前,吓得个个都跌坐在地上。
道头村人向来处世谨慎,为人厚道。弄清这些土匪既没杀人,也没抢到东西,就登记了他们的姓名住址,留下脚模手印,教训一番,便将人释放。这伙匪徒原以为性命难保,现在能够生还,个个叩头作揖,争着表示要改恶从善、重新做人。
这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后来村民们仔细一琢磨,发现这个乱子的根源是误听村名引起的。村里几位有识之士便把村民召集到一块儿,提出个建议:“现在世道不太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改村名大有必要。”
改什么名字好?男女老少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不少方案,但都不能使多数人满意。最后,一位老秀才发言说:“咱村处于乱世而不乱,匪徒入村难脱逃,说明咱村风脉好,能以正压邪,真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依我之见,就改称高村吧!”
秀才说完,大伙儿都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个名字起得好。高村之名就这样被确定下来。
记者 邓超 特约记者 宋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