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文 体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海地歌手马尔泰利当选总统
张秀琴荣获
2011中国“十大神剪”称号
■延伸阅读
洛阳网广告
李娜世界排名下滑至第七
王皓重返世界男单“王座”
成龙再度当选美国“牛人”
唐华育举办
“感谢师恩”个人画展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4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延伸阅读

  西安剧场豪华包间定价8000元

  天价秦腔 为谁而唱

  4月1日,百年剧场——西安易俗社在停演10余年后,重装开放。日前,该剧场公布了重新开业的门票价格:普座380元/位,豪华包间8000元/间。舆论一时哗然。
  作为风光一时的古老剧种,秦腔如今已不复当年风采,身陷困局。如何振兴,各方观点莫衷一是,打“天价牌”,显然也是其中一种手段。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日前,记者走进这座百年剧社,探寻天价喧嚣背后真实的秦腔。
  事 件
  百年剧场开出天价票
  西安易俗社创建于1912年,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也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易俗社剧场原为清朝末年修建的一座专供达官显贵听戏的室内剧场,其后易俗社以重金购买并加以改造,于1917年投入使用。剧场历经3次较大规模的整修屹立至今,2006年被确认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易俗社剧场在西安老戏迷心中,就是一座艺术圣殿。”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易俗社剧场负责人张武宏告诉记者,“但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年久失修,剧场停止了一切演出。”
  2005年,易俗社与三意社、秦腔一团、五一剧团合并组建西安秦腔剧院,后经体制改革,成立了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2010年4月,西安秦腔剧院投资1300余万元对剧场进行修缮。目前,修缮工作已近尾声,今年4月1日将重新开业。
  张武宏介绍,重新开业的易俗社剧场门票价格将定为:一楼普座140个,有6个为800元/位,其余均为380元/位,二楼6间卡座3000元/间(4—6人),2个豪华包间8000元/间(10—12人)。
  回 应
  打造高级秦腔会所
  张武宏说,易俗社剧场被定位为“高级秦腔会所”,是“高端人士进行政务、商务交流的地方”,所以会有价格这么高的门票。
  “秦腔在陕西的戏迷无数,但长期以来‘看戏的人多,买票的人少’。作为剧团剧院,也认为给一个人唱是唱,给一群人唱也是唱,所以哪怕不卖票,场子也要满。”张武宏说,“这种理念,其实是毁了秦腔市场。秦腔演员的收入主要靠走穴,演出主要是下乡演出,节目质量难以提高,秦腔也逐渐被指摘为‘粗鄙、低陋’。”
  “我们就是要让秦腔回归高端消费市场,让人们真正认知秦腔的价值,让观众有种身份感。”张武宏说,票价是在考察了德云社、刘老根大舞台等知名剧场后敲定的,“既然可以有天价相声、天价二人转,为什么就不可以有天价秦腔呢?重装后的易俗社剧场档次绝对一流,8000元的豪包只有2个,配置全红木家具、高档地毯,看戏位置当然也是最好的。”
  张武宏介绍,在西安,每年花费数万元看戏的秦腔爱好者比比皆是,但这些人不进剧场,而是去了“茶园子”。“为什么?因为在茶园子,他们可以享受在剧场里享受不到的服务,以及被人尊重的感觉。”张武宏说,“我们就是要把茶园子的这部分客人吸引过来。今后,能在易俗社剧场演出的都将是国家一级演员,追求的是名家名剧、原汁原味。只是会把剧目改编缩减到两小时内,让故事节奏更快些,以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
  同时,张武宏承认,“天价门票”的推出也希望引起社会关注。“剧场十几年没有演戏了,已经被很多人淡忘,我们想通过讨论,让人们知道这个地方。”至于结果,张武宏不敢断言:“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到市场的最前端,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就用一年时间来试验吧。”他表示,如果此路不通,打算瞄准旅游市场,“可以接待旅行团,一是参观,二是请他们看半小时的戏。每唱完一段,就告诉游客为什么要这么唱,表达的是什么,这对争取年轻观众应该是有帮助的。”
  质 疑
  大众的艺术还是大款的艺术
  “这么高的票价接受不了。”记者在西安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普通市民,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某企业老板刘先生倒是表示:“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喜不喜欢。”尽管自己没什么兴趣,但他认识的一位企业老总“对秦腔特别痴迷,每年这方面的消费估计上10万元”。
  国家级秦腔项目代表传承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对易俗社剧场此次定价的前景并不看好。“秦腔是大众的艺术,不是大款的艺术。这种价位与目前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将把绝大多数的戏迷拒之门外,从长远看不太现实。”而对剧场负责人所持“现今秦腔演出质量难以提高”的说法,马友仙稍显激动地说:“你去省戏曲研究院剧场,看看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的质量算不算上乘。但是,我们的票价最高才60元,低的才二三十元。每天还给农民工免费赠送30张门票。”
  被誉为“眉户王”的秦腔名家雷开元也认为,目前秦腔的最大观众群体还是农民和普通市民,剧场把目标人群定位为“4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不是很明智。“据我所知,这些人当中真正喜欢秦腔的并不是太多。企业家虽然有钱,但会常去吗?”
  追 问
  秦腔该走哪条路子
  “秦腔是陕西人骨子里流出来的文化,任何一门艺术在陕西都不能和秦腔比。但是,秦腔‘看戏的多,买票的少’的现象确实存在,培育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企业支持。”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说。
  刘宽忍介绍,陕西省在1983年即成立了“振兴秦腔办公室”,近几年来,更是通过采取组织秦腔进京等一系列措施,“为秦腔找到走下去的力量”。在他看来,为群众表演某种程度上应该属于公益性事业,政府有责任拿出部分财力物力来让老百姓看戏、看好戏。“但是现在,秦腔艺术发展的需求与政府投资间的差距比较大。”
  在陕西渭南,秦腔发展之路走出了另外一种模式。据渭南市文化局副局长雷振宇介绍,该市于2007年11月推出“周末1元剧场”活动,即在每周五晚上,由渭南市秦腔剧团为当地群众提供一台全本大戏演出,每位观众收费仅1元钱。演出费用不足部分由政府资金与企业投入来弥补。
  雷振宇告诉记者,“周末1元剧场”推出至今已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的观众,还带动了该市剧团业务的发展。市剧团先后恢复排练了近20台全本大戏,一台现代小戏,几十个折子戏,商演价格也从3000元上升到6000至8000元,场次大幅攀升,效益逐步好转。
  “观众是一个剧种发展的基础,秦腔要真正实现传承与发展,还要走大众的路子。”雷振宇说。(据《人民日报》)  

  非遗如何不再“非常遗憾”  
  一场热闹的展览之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仍不容乐观。缺人才、缺经费、缺创新……这些存在已久的问题依旧困扰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很多人都在想办法、出主意:非遗走进课堂、提高补贴经费、提供免税等优惠政策……所有的努力,无非是想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但是,要真正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还需要长期的工作。
  3月27日,云南昆明官渡古镇,历时6天的首届“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落下帷幕。云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河北武强木版年画、贵州苗族银器制作技艺、陕西华县皮影等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引得数万游客驻足观看。
  追 捧
  让游客直观领略非遗魅力
  “很受欢迎,很好卖。”联展6天,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研究室主任陈贺芝经常忙得一边吃饭一边向参观者作介绍,“武强木版年画始于元代,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尤其黄色显得艳丽、明快。题材也很丰富,有门画、窗画、坑画、年历画等几十个品种。”
  昆明市民单女士买下一幅传统的门神年画,“过去都没听说过武强年画,这次来看了,非常喜欢。”
  “从河北带过来的年画都快卖完了,还有一些商家在跟我们谈批量进货的事。但是,卖多卖少不是最重要的。”陈贺芝更开心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武强年画,能喜欢上武强年画”。
  专程从大理赶来参观联展的李阿姨也很开心。在官渡饵块传习馆,她见到了已有400余年历史、如今却近乎绝迹的饵块手工制作技艺——长达三四米的大碓上,8名壮汉一起踩碓,舂制刚刚蒸好的大米,逐渐成形的饵块散发出阵阵清香。李阿姨花20块钱买下两大块手工舂制的饵块:“虽然价格上贵一倍,还是愿意买,手工做的饵块柔软、香甜。”
  官渡饵块传习馆负责人金永才说,传习馆里的10多位师傅同时上阵,从早忙到晚,每天要舂150公斤大米,制成的饵块依然供不应求。
  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艺术馆副馆长李力也觉得不虚此行。在此次联展上,共有10个民间美术(年画)项目。“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保护和传承的经验,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联展为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搭建起一个展示、交流、保护、发展的平台。”官渡区文化馆副馆长王刚很欣慰。
  “此次联展让参观者直观领略到众多非遗项目的璀璨绚丽以及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活动主办方之一、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尹家玉说。
  喊 难
  不同的非遗遭遇相似的困境
  联展开得热闹,但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专家都齐声喊难。“传承人断层、保护经费和人才奇缺、非遗项目创新发展的能力弱等等,都是全国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共同困境。”云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蔡永辉说。
  敬萍代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来参加联展。“在凤翔,搞泥塑的有300多人,但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在做,年轻人不爱干。我们公司有80多名工人搞泥塑,最年轻的也有30多岁了。”
  “更要紧的是,会创作的人太少了。老祖先只塑老虎,形象有些呆板,不好卖。可是想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太难了。”敬萍说。
  李力也认为,在将非遗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冷静的认识。”
  李力说,印制一幅朱仙镇木版年画,需要套6遍色,制作周期在一周左右,有避邪去灾之说的橘红色是必有的颜色。“但是现在提文化产业,许多作坊把赶快挣钱放在第一位,明天客户等着要了,怎么办?只能偷工减料,少套一些色,有的甚至连橘红色也不用了。这样下去,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统就要丢掉了。”李力忧心忡忡地说,“从业者没有严谨的态度,不行。”
  而不少非遗项目仍以传统手工作坊形式被保存、生产和推广,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生存举步维艰。
  山西绛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郭全生介绍说,在山西新绛,不少开业于清初的老作坊、老字号已经把老版子都卖掉或者送进了博物馆,关门停业了。原本做木匠的郭全生自从改画年画以后,发现“养活自己都很难。现在家里主要靠妻子做纺织女工的收入养家糊口”。
  “还有许多传统曲艺、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文学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可能还没来得及列入非遗名录,就消失了。”蔡永辉说。
  探 路
  动态保护、活态传承、政策倾斜、整体规划
  不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只存在于博物馆中,就必须进行动态保护,活态传承。这是蔡永辉的对策。
  “要解决传承人断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让年轻人了解、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蔡永辉说,从2009年起,云南就开始了“非遗进课堂、进农村广场、进城市社区”活动,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为客座教授,将手工剪纸等民间工艺列入课程;把彝族的三跺脚、藏族的锅庄等民族舞蹈改编成健身操,国家级非遗项目“弥渡花灯”经过改编,甚至成了当地学生的课间操。
  尹家玉认为,对于传承人的选择,应打破“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不传外地人”等传统思想的禁锢。
  现在,不少地方每年都会给予传承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但李力认为,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应赶紧为老艺人建立谱系,还应通过博物馆购买、收藏,展示当代民间大师的工艺精品等方式,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陈贺芝认为,非遗要传承,与时俱进很重要。“比如遇到奥运会等比较现代的主题,我们就会新创许多与之相关的年画作品,年轻人也很喜欢。此外,还可以制成T恤、扑克牌等个性化产品。”陈贺芝说,“在走市场的过程中,政府的规范和引导至关重要,内容和形式可以创新,但原有的风格不能变。对于单打独斗的小作坊,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低息贷款、减免税费等政策倾斜。”
  蔡永辉强调,在对单个非遗项目进行保护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文化生态的修复。云南已经命名了56个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属的衍生区域和传承环境进行整体保护。
  官渡区也在做着同样的思考。“2010年8月,官渡区建立了云南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对这门技艺感兴趣的市民都可以来学习和体验。”王刚说,“还计划在官渡古镇专门拿出6400平方米的区域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集中展示的窗口,使得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展示,不仅仅局限在一次短暂的展览中。” (据《人民日报》)

  赌资过亿 手段隐蔽

  海南最大网络赌球案透视
    涉案资金逾亿元、涉案人员达110名、涉赌窝点遍布多个市县……海南警方日前破获海南第一起涉赌网站服务器、涉赌窝点及参赌人员均在省内的网络赌球案件,这也是海南建省以来破获的最大网络赌球案。在网络赌球日益泛滥的形势下,如何加强网络监管、建立长效防控机制,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体彩销售点里设“赌吧”
    2011年2月16日,在海南省公安厅“净网一号”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海口市、三亚市、定安县、澄迈县公安机关同时行动,对侦查长达7个月的特大网络赌球团伙展开抓捕,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10名,捣毁涉嫌网络赌球窝点19个,冻结、扣押涉赌资金329万元,缴获涉案电脑99台、车辆12台,成功破获海南省“7·14”特大网络赌球案件,目前已经刑拘39人,批准逮捕35人。
    据海南省公安厅网络警察总队副总队长陈绵彪介绍,“7·14”案件的赌球网络总部设在定安县城内,服务器在海口,涉赌窝点遍及海口、三亚、定安等多个市县。此案件累计投注金额高达1.01亿元,组织者非法牟利400多万元。
    “以前查获的网络赌球案,网站服务器都是在境外,这是海南第一起涉赌网站服务器、涉赌窝点及参赌人员均在本省的网络赌球案件。”陈绵彪说。
    位于定安县回龙路的某彩票销售点是这起特大网络赌球团伙的总部。据定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李柯介绍,这个总部一共有三层楼,第一层被隔成两部分,前面是彩票销售点,后面则是网络赌球点;第二层是操盘手的工作场所,第三层为工作人员住所。
    “彩票销售点只是一个幌子。”定安县公安局副局长杜飞说,为了逃避警方打击,该团伙故意开设正规的彩票销售点,利用“公彩”的合法外衣来掩盖非法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股份制运作网络赌球
    据警方调查,这一赌球团伙以公司股份制方式运作网络赌球,股东入股后开设基层网点,在基层网点接受现金或电话投注。海南省公安厅案件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吴凤浩介绍说,该团伙请人开发了一套“服装销售系统”的网络软件,进入这个系统后显示的就是网络赌球页面。
    吴凤浩告诉记者,这个“公司”通过入股来扩大网点,大约有10多位股东,人员结构多为亲戚或同学,大部分都在定安。他们在多个市县的茶艺馆、咖啡厅或普通铺面开设隐蔽的投注点,通过“坐庄”和“抽水”的方式盈利。吴凤浩介绍说,为了掩盖犯罪行为,他们在资金交割和分成时往往采用非正常渠道,涉及赌博的账号也经常变换,进一步加大了案件侦破难度。
    犯罪嫌疑人明某某是这个网络赌球团伙的一号大股东。据了解,他从去年4月开始在定安开设“赌吧”,最初投资约7万元。他告诉记者,“赌吧”雇用6名工作人员,其中2人是操盘手,负责在网上发布赌球信息,另外4人专门负责打单。他说,一般都是本地人在他的“赌吧”赌球,“赌球的什么人都有,他们最多的一次投注5000元,最少的只有5元。”
    吴凤浩说,和定安县的赌客比,海口和三亚的赌客投注金额更大。“赌球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一些老赌客甚至倾家荡产,通过借高利贷或者做违法的事来筹集赌资。”他说。
    监管漏洞急需堵上
    记者了解到,和以往破获的网络赌球案相比,这起案件的赌球网站服务器就在海南省内,按理说应该更容易被发现。然而,这起案件经人举报后才引起警方的注意,“这反映了我们对网络的监管存在漏洞。”吴凤浩说。
    吴凤浩说,这几年海南涉网违法犯罪上升,包括网络赌球、网络诈骗、网络淫秽色情等,互联网的监管越来越重要。他认为,这起特大网络赌球案说明作为互联网监管部门,通信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的监管没有到位,而且作为网站服务器的托管商,电信运营商的监管力度也不够,让一些违法犯罪人员钻了空子。“下一步,公安机关和通信职能部门应该联手合作,加强查控力度,研究建立防控长效机制,堵住网络赌球的黑洞。”吴凤浩说。
    陈绵彪表示,针对涉网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建立和完善“打、防、管、控”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网吧、茶艺馆等上网场所的管理,协调通信管理部门和督促电信运营商加强对手机、互联网上网等服务的监管,落实实名制度;协调银行等金融部门落实实名制开户相关规定,及时冻结涉案资金账户,斩断涉网违法犯罪案件的利益链。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醒网民提高警惕,防范涉网违法犯罪行为。(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