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一份“故纸” 一个故事 一段历史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4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一份“故纸” 一个故事 一段历史
本报记者 李燕锋 /文 记者 张晓理/图
  腰牌正面
  戏单
  《救亡曲》后附的“工尺谱”
  船票
  核心提示

  日前,市民俗博物馆又从民间征集到不少“故纸”。这里面既有清代地方官员出入宫廷的腰牌,还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古戏单、古船票和抗战时期民间传唱的《救亡曲》的乐谱……每一件东西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都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今天,我们与您一起分享这些故事。

  1 佩戴腰牌,地方官员可进入皇宫

  看过宫廷剧或历史剧的人都知道,古时人们要证明自己的身份,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取出挂在腰间的腰牌。腰牌一亮,无论是大臣、侍卫还是宫女,姓甚名谁,一看便知。

  真实的腰牌到底是什么模样?市民俗博物馆刚刚征集到的一块腰牌或许可以满足一下我们的好奇心。

  这是一块布质的腰牌,长约14.5厘米,宽约7厘米,两面均有字,且为墨书拓印。由于年代久远,一些文字已无法辨认。腰牌的正面写着“朝参官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罪,借者及与者罪同,出京不用”,反面则写着“日自第□号奉御牌从□得入第一重门”。该腰牌的正面还加盖有一方形官印,官印边长5.6厘米,印上的朱色文字无法辨认。

  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田国杰介绍,别看这块腰牌很简单,边缘还有手工缝制的痕迹,但以前在我市还不曾发现过。通过对腰牌的形制、文字等的判断,专家认为这是一块清代腰牌。而从“朝参官悬带此牌”及“奉御”、“得入第一重门”等内容可以推测,这应当是清代地方官员朝觐皇帝出入宫廷时佩戴的通行凭证。

  关于腰牌的起源,田国杰介绍,腰牌最早起源于夏商周时代的玉制“牙璋”(即战争时调兵遣将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后由于战事以及防止作伪的需要,“符”(又称“符节”、“符牌”、“牌符”等)开始出现。出于征战讨伐求胜的心态,常常以虎为“符牌”图案,作为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通常用金、玉、铜、竹、木等制成。隋唐之后出现铜“鱼符”、“龟符”等,用作出入宫禁的凭证。北宋以后,符牌制度日趋完备,不仅用作调兵遣将,还将其作为严格、系统的识别标志,融会到封建王朝管理体系之中。

  2 民国古戏单,老北京真实写照

  现代人看演出,总会有人在门口派发演出节目单。您知道吗,这在早先也很盛行。

  这是一张民国初年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路东吉祥茶园的戏单。通过戏单上的文字介绍,我们了解到这张戏单上节目的演出时间为正月二十七日。整个戏单为长方形,上面的图案分上、中、下三层意思。图案中舞台下方是剧目、演员等演出信息以及各种剧目的主要演员,如“小春芳”、“小德春”等22人,同时还介绍了将演出的《大赐福》、《御果园》等13出戏,为防止假冒,剧目的下方还写着“本代图之戏单在北京第一家并无子孙分枝”,并有负责人的落款。

  戏单的中间部分是一幅舞台的结构图,上、下场门,台口栏杆等一应俱全,舞台上正在演出的剧目是《翠屏山》。

  整张戏单最精彩的地方应当是舞台上方的一组装饰图案,极具时代感。这组图案上共有5个人,最中间是一名戴锦帽着貂裘的满洲纨绔子弟,他手持写着“吃喝嫖赌”四字的板子;在他的右边,是一名戴乌纱帽、手持书卷的人,书卷上书“亡国”二字,指的是甲午战争后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再右侧为一名手捧骆驼者,指的是蒙古族人;左边第一个手捧绵羊者,指的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域各族;旁边一个则标为“鬼子”,指的是来自异域的洋人。

  市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张秋介绍,这一组装饰图案,正是当时人们社会心理的真实写照。

  3 一张旧船票,见证航运史

  坐车要车票,坐船要船票,这一习俗,古已有之。瞧瞧老船票,可比今天船票的内容要丰富许多。

  这是一张宣统元年二月的杭州船票,红色、纸质、木版印刷,船票上清晰地记载着船主的名字以及乘船人需要缴纳的各种费用。仔细辨认上面的文字,我们知道这条船的主人名叫杜尚元,船上搭乘的共有四位客商,船票的有效期是8天。

  乘坐这条船,该如何缴纳费用?船票上有清楚的记录:行李不收取费用,而安排“水脚”收费大洋五元五角,“下力”收费为纸钱一百元;“叨用”费用为大洋五角五分,“堂食”不收费,出行茶酒要听候客商要求等。

  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水脚”是船夫,实际上应该是码头上的技术工人,“下力”指的应当是干活的苦力;“叨用”指的是为乘客准备的小零食等,“堂食”应当是吃饭的费用。

  一张船票,看似不起眼,其实却是旧时人们出行方式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我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的重要见证物,保留至今,弥足珍贵。

  4 罕见“工尺谱”,民间曲调抗日音

  在今天的音乐界,翻唱已是一种潮流。您知道吗,在旧中国,人们就已经赶上这个“潮流”,而且用的还是民间小调写出的抗日救亡曲呢!

  这本蓝色的小册子是由当时山西省临时行政村协助员训练委员会印制的《救亡曲》,令人称奇的是,这歌曲的曲调是流行于晋中、吕梁、太原等地区的太谷秧歌所使用的《小放牛》曲调。

  市匾额博物馆从事民间音乐研究的葛珊介绍,《小放牛》的唱词一般是“打个什么锣?打个太平锣。打个什么鼓?打个凤阳鼓”这种一问一答的模式,从歌词看,是一种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优美小曲。可在抗战时期,这种群众娱乐休闲的秧歌活动却成为人们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日本人拿来了飞机枪炮,屠杀了百姓烧了农庄……敌人竟这样凶似狼,占了我土地烧了村庄,人命杀了无其数,亡了国的滋味苦得不能尝……”葛珊说,音乐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这样的歌词,虽然不能置敌人于死地,却对联合群众、宣传抗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除了《救亡曲》,这本小册子的最后还有一份罕见的“工尺谱” 。葛珊说,“工尺谱”的记谱方式和今天的五线谱有很大的区别。“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民间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广泛应用。这份“工尺谱”的发现也为我们了解民间音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