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突出“四干”缩差距 拉高标杆求卓越
洛浦公园正向西延伸
涧西每年安排500万元支持全民创业
“明堂”主体露芳容
洛阳网广告
惠州创建:让群众共享文明成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4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惠州创建:让群众共享文明成果
  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在广东,惠州经济还排不进前五名,却因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备受全国关注。惠州的创建经验很多,但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让群众共享文明成果。

  当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如何调动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如何破解城管难题,惠州经验可资借鉴。

  1 堵疏结合破解 “猫鼠游戏”困局

  “走鬼”(广东话,无照流动摊贩)与城管,一个躲、一个追,似乎到哪里都是一对“冤家”。但惠州设立“流动商户之家”的做法,使之成为国内鲜有的接纳流动商户沿街摆卖的城市。

  在惠州市下角社区埔前街,过去“走鬼”和城管之间的“猫鼠游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37个样式统一的水果档沿街一字排开。有了固定的摆卖摊位,流动商户名正言顺地沿街摆卖。

  目前,惠州已在市区流动商户密集的区域设有固定和临时疏导点几十个,解决了2869个流动商户的定点经营问题。疏导点尽可能选择商业氛围浓厚和流动商户较集中的区域,让流动商户有生意可做,能稳定下来。如果流动商户认为疏导点生意不好,还可另外选点。没有申请到固定摆卖点的流动商户,可以在除主干道等“严管区”之外,在服从城市管理部门分时段管理和规劝的前提下,临时摆卖。

  对流动商户如此“宽容”,会否引发“走鬼”爆炸式增长?答案是“不会”。最高峰时惠州城区主要区域有流动商户8000户以上,10年间下降了一半。

  此外,通过设置免费信息广告免费公布栏,让“牛皮癣”有处可贴,乱贴小广告现象也大幅减少。

  堵疏结合,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多数城市都头疼的城市日常管理难题。

  2 将市民“请”出家中参与创建

  近几年来,每年惠州都以迎大事喜事为契机,有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市民教育系列活动。

  “惠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惠州的创建以“四个全民”(即统一全民意志,做到全民参与,实现全民共享,铸造全民精神)为目标,让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让市民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

  2008年7月上旬,广东省对惠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检查。在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后发现,市民对惠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支持率由过去的不足80%,提高到99.13%。

  31岁的江山是惠州一家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是惠州市环保志愿服务队队长。最近两年,江山和队员们一起组织了大约100项环保志愿活动,包括清理白色垃圾、推广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技巧等。

  和江山一样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惠州创建文明城市的志愿者,在惠州市已经有近20万,他们为社会提供服务时间已接近400万个小时。这个志愿者大家庭向社会广泛提供环保宣传、交通安全服务、心理健康咨询等。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14岁,最大的70多岁。

  “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正是因为将“惠民”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才能得到绝大多数市民的支持和参与。

  3 让群众共享文明成果

  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重统筹兼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物价、养老等问题,让百姓共享文明成果。

  坚持创建与民生改善相结合,惠州实施了一系列慈善关爱工程。例如,实施“解锁工程”,投入131万元免费治疗全市190名重症精神病人;连续7年实施“复明扶贫”工程,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2020万元。目前,惠州市33.4万适龄儿童已全部实现义务教育;1052个行政村100%建有卫生站,农村合作医疗在广东省率先实现参合率100%。声势浩大的“东江亮剑”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使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上升到91%。

  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市本级财政投入民生方面的资金,占全年新增财力的70%以上。

  作为“绿色明珠,宜居典范”,惠州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近五年来共处理环境违法行为1089宗,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建项目741个。从2006年起,惠州建成公园、绿地、游园39处,面积达203公顷,城市园林风景品位不断提升。在市区,市民出门5到10分钟就可见到公园、绿地。

  不久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广东省居民个人生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出炉,惠州居民幸福感高居广东省第一名。尽管惠州的经济发展在广东并不显眼,但是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惠州市民尝到了创建的实惠,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孙利华 杨海彤 整理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