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社 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陶存物像 泥塑春秋
8日起 旅游年票恢复使用
退役士兵 可免费“充电”
“芳纪”: 红牡丹中它最艳
征募“爱心妈妈” 关爱留守儿童
国际牡丹园: 角逐“什锦牡丹最多牡丹园”
今天“立夏” 气温“奔三”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5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汉唐陶俑
陶存物像 泥塑春秋
  彩绘驯陶马俑与舞马 (唐)
  杨机墓随葬陶俑群 (北魏)
  彩绘陶武士俑 (西晋)
  樽上三人倒立杂技陶俑 (东汉)
  核心提示

  提起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那逼真的俑像、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洛阳出土的历代俑像,虽没有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势,却也以其独有的风格,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惯变迁的轨迹。

  汉唐时期是洛阳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洛阳出土的汉唐陶俑也有数万件。今天,市博物馆陈列部的郭画晓带领我们一起去欣赏诸多陶俑中的200多件精品,透过这些陶俑了解古代社会的相关信息。

  1  陶俑源自人殉制度

  郭画晓首先介绍了陶俑的“出身”——古代陪葬的冥器。人们希望借此让死者在冥世继续过着和生前在人间一样的生活,陶俑的出现源于盛极一时的人殉葬俗。

  人殉葬俗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到了商代人殉之风盛行。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人殉葬俗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并以法令的形式受到禁止。然而与人殉制度相应的“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仍根深蒂固,人们极力寻求殉人的替代品,于是俑器逐步推广开来。

  虽然陶俑的“出身卑微”,其价值却不可小觑。古时没有照片、录像,而各个墓葬出土的陶俑恰好弥补了这一遗憾:形态逼真的陶俑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了解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研究古代的服饰、军阵排布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陶俑主要在东周到宋约1500年的时间里盛行,而这一时间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都有很大缺憾,陶俑的出现恰好成为有利的补充。

  2  汉代陶俑:质朴粗放 神态自然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国家昌盛,经济繁荣,重礼厚葬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受此影响,陶俑陪葬作为一种正式礼俗得以推广,俑人生产制作成为规模化。

  就洛阳地区而言,汉俑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文吏俑、仕女俑、百戏俑、劳动俑及动物俑等。这些陶俑造型古朴厚重、雍容大度,使人可以充分领略到汉代文化特有的力量。

  洛阳汉俑的塑造手法极富想象力和创意,比如七里河出土的“三人倒立杂技俑”,表现了三人倒立于圆缸之上,其中二人手按缸沿做倒立之姿,身体相互叠架支撑,第三个人倒立其上,双足屈伸在空中,这个被凝固了的空间姿态既惊险又灵巧,既接近生活而又不受拘束,其整体形象有多方位、多角度的观赏效果。

  此外,洛阳汉俑除了大度、自由、富于创意的特征外,还蕴含着另外一种素质——稚拙谐谑的意趣。眯眼嘻笑的“矬矮力士”,面部布满了沟壑般的纵横皱纹。他赤露上体,肌肉炫耀似的隆起,挺胸凹腰,臀部撅起,整个身体几乎拧成“S”状,神态表情的憨厚与形态的笨拙浑然一体,表现出汉代普通民众在生活中诙谐、乐天、幽默的个性特质。

  3  西晋陶俑:制作粗劣 造型呆板

  西晋王朝定都洛阳后,长期处于动荡离乱,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厚葬之风受到严禁,因而墓中的随葬品表现出薄俭的现象,陶俑的制作进入了一个低谷时代。

  洛阳发掘的200多座西晋墓葬中,出土的陶俑数量少,造型呆板,艺术水平不高。但是,这一时期淘汰了东汉时的百戏人物造型,俑的组合形成了以牛车、鞍马为中心的仪仗出行俑群模式,开启了北朝俑群随葬制度的先河。

  4  北魏陶俑:制作精致 线条流畅

  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局面逐渐稳定,厚葬之风及陶俑制作也开始恢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政权开始全面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丧葬制度也逐渐接受了汉晋的埋葬制度。在北方,反映北方军队重装骑兵的“甲骑具装俑”成为当时墓葬极具特色的俑群组合。北朝陶俑质精量多,除体现墓主生前出行仪仗及日常家居生活外,还显示出北方少数民族草原文化与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融合后的新面貌。

  北魏以来的重要人物,特别是驰骋疆场的武装将领,大多地位显赫、奢侈贪婪。这些人的墓葬出土大批步兵、骑兵、男女侍从、舞乐、镇墓兽、马、骆驼、驴、猪、鸡、狗羊等陶俑形象。就洛阳地区出土的北魏陶俑而言,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北魏皇室元氏诸墓以及大臣墓,如元邵墓、侯掌墓、王温墓等,随葬的俑群均表现为出行仪卫的盛大场景。

  5  隋唐陶俑:数量最多 最为精美

  在新馆展出的历代陶俑中,隋唐陶俑数量最多、制作最精美,占整个专题展的1/3。精品主要有国家一级文物“彩绘驯陶马俑”,制作精美,彩绘也非常鲜艳;“彩绘胡商俑”则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的有力证据。隋唐时,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墓葬陶俑也随之兴盛起来,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唐墓俑群也更加制度化。

  郭画晓说,洛阳作为隋唐时期的东都,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这一时期陶俑的种类较前代发生了变化,镇墓兽、武士俑成为随葬俑群的主体,北朝墓葬中诸多的“甲骑具装俑”逐渐消失,乐队和骑吏形象得以保留。文官俑、武士俑、仕女俑、乐舞俑、胡俑等成为唐代常见的陶俑造型。唐代洛阳陶俑以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把唐代充满内在生命力的向上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标志着陶俑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

  记者 李燕锋/文 记者 张晓理/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