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核心提示
近年,我市各县(市)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樱桃产业、红提产业等。特色农业不仅让当地农民收入增加,还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目前,我市特色农业发展面临何种困难?特色农业如何才能越来越好?本报今日起推出《关注特色农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被称为“春天第一果”的樱桃,眼下正值上市高峰期。近年,樱桃的销量不断增加,我市的樱桃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但单一的种植与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制约了樱桃产业的发展。我市的樱桃产业如何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1 樱桃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我市樱桃种植面积达3.6万亩,年均产量近万吨。种植面积最大的数新安县,五头镇、磁涧镇和正村乡三地的樱桃种植面积约3万亩,其次是西工区,约2200亩。
樱桃分为小樱桃和大樱桃。小樱桃虽然味美,但存在不易储存等缺点,目前种植规模不大。全市小樱桃种植面积不到1000亩,主要集中在西工区红山乡樱桃沟内。而大樱桃因为具有易储存、颗粒大、肉多核小等优点,近几年在新安县等地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全市共种植红灯、红蜜、黄蜜、美早、拉宾、岱红等10多个品种的大樱桃。
如今,我市出产的樱桃以满足本地市民需求为主,还有一部分外销到郑州、山东与北京等地。
2 零散种植制约产业规模
我市樱桃产业以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模式与自产自销的销售模式为主,均未形成规模,除少量种植大户的樱桃种植面积达到100亩外,其余农户大多不超过10余亩。
企业化管理的缺失,使得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弱。正常年份,小樱桃亩产约1000公斤,大樱桃亩产约1500公斤。然而,今年3月底大樱桃正花期时,由于气温偏高,导致授粉不彻底,造成大量落果。与往年相比,大樱桃今年减产约六成,农户收入明显减少。
另外,我市缺少樱桃加工企业,樱桃深加工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经营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不高,樱桃休闲采摘游还未形成规模……这些都制约着我市樱桃产业的发展。
3 公司化运作是发展方向
“樱桃被称为‘春天第一果’,从开花到成熟不到一个月,不需要打药防虫害,是无公害水果。”市农业局园艺站负责人认为,我市的樱桃产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改变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模式和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走公司化之路。
首先,要打造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基地+农户”的一条龙运作模式,建立储运、销售系统,拓宽销售渠道,实行产业化经营,让中原水果走得更远。
其次,要准确发布樱桃成熟信息,规范采摘行为,大力发展樱桃休闲采摘游,通过此途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樱桃的综合效益。
再次,要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大棚种植方式,引导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延长盛果期,提高产量。
本报记者 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