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骏马化工:向产业链 中间产品要效益
绵阳:正在崛起的“中国科技城”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5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产学研军融合发展 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绵阳:正在崛起的“中国科技城”
  编者按

  全市2011年第一季度工作会明确提出,要依托洛阳的特色和优势,把产学研军融合发展、推进“洛阳制造”向“洛阳创造”转变当成洛阳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本报今起陆续刊发外地产学研军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本地产学研军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等报道。敬请关注。

  1 立足区域优势 建设科技城

  绵阳市,一座西部小城,被冠以“中国科技城”称号,这是个“奇迹”。

  20世纪60年代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的迁入,奠定了绵阳市的科技基础。这里聚集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和西南磁学研究院等国防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1所,长虹集团、九洲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50余家。在核物理及其应用、空气动力学、磁性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研究领域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绵阳市有各类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17万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00多名,其中“两院”院士多达26名,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是中国重要的科研生产和人才基地。

  2000年,国家决定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并成立了由科技部牵头、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组成的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字号的科技城,着重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01年,国家正式命名绵阳为“中国科技城”,并把发展目标定位于中国的“盐湖城”。

  2 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第一要务

  2009年,绵阳科技城建设第九次部际协调小组会议提出,绵阳科技城建设要突出“军民结合、着力科技创新、优化人文环境、坚持科学重建”,把绵阳科技城建设成为“四个地”——重要的军民结合示范地、创新人才汇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地。

  绵阳市把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第一要务,加快科技城建设步伐,着力构建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投融资、人才支撑五大平台,初步形成了人才集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联全国的区域创新体系。

  借助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会展和科技城产业推进会、科技城军转民成果交易会等重要活动平台,绵阳市广泛参与区域合作,正在成为承接成渝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目前,美国艾默生公司、沃尔玛、诺基亚、西门子、中国重汽等25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落户绵阳科技城,绵阳市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科技、人才与劳务合作关系。

  经过10多年建设,绵阳科技城的产学研军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军民结合步伐明显加快。绵阳市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了院地、军地联合工作委员会,建立了院地、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将军工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企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强力推进“投资200亿的科学新城、投资100亿的空气动力新城、投资50亿的航空新城”等一批国防科研院所重大灾后重建项目加快建设。一大批科研人员实现了就地创业,利尔化学、西普、日普等企业通过军民结合不断做大做强。2009年,科技城实现国防科研院所军民结合企业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64%,国防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70项。

  九洲集团是绵阳市的大型骨干企业,连续多年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为加快军民融合发展,九洲集团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有效的融合机制和平台,使军民产品能共享人才资源、生产资源、信息资源、标准化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与此用时,军工文化也成功造就了一支军民融合的优秀人才队伍。

  这家企业利用多年在军工产品方面的技术积累,成功开发了技术领先的有线电视设备、数字电视设备、民用航空管制系统、人防机动指挥通信系统、公安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和军民两用产品,并成功地将军工技术应用到数字电视、LED、RFID等新产业的产品研发中。以军工为根基,以民品求发展,九洲集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此外,近年来绵阳市的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持续优化,形成了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这都为科技城建设增添了无穷活力。

  3 打造特色军民融合型科技城

  在《绵阳科技城2011~2015年发展及2020年远景规划(草案)》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军民融合发展”。绵阳科技城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军民融合示范地,通过积极探索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新模式,创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支持政策,促进“军工技术←→民用技术←→民用产品”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双向互动转化,发挥军民融合、产学研结合创新示范功能。

  根据规划,绵阳市将加速军民两用技术研发,通过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建立军民融合推进委员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计划,建设国家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等,开展军民融合顶层规划和系统设计,形成部省市互动、党政军企协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从而形成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集散地、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型创新人才汇聚地,建成西部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

  一幅产学研军融合发展的蓝图正在绵阳绘就:预计到2015年,绵阳科技城区域军民融合企业将达到200家;到2020年,科技城区域将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路子,建成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型工业科技城。

  本报记者 李江涛 杨海彤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