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万里丝路第一关 华丽转身展新颜
我来爱心助考 请您不要拒绝
连夜装空调 凉意送考生
“爱心送考车” 考生免费坐
目击高考首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6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汉函谷关建于公元前114年,曾是东西两京通衢、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加入丝路申遗队伍后,汉函谷关启动整体规划保护——
万里丝路第一关 华丽转身展新颜
记者 邓超 通讯员 王亚飞 文/图
  汉函谷关
  关楼门洞旁的楹联
  核心提示

  成群的商队,络绎不绝的车马,操各国语言的商贩,带着来自神秘东方的丝、绸、绫、缎、绢,都从它脚下穿行而过。看惯了2000多年的云烟,如今它要抖落一身的沧桑,向世界展示洛阳作为万里丝路起点的魅力和辉煌。它,就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的第一道门户——汉函谷关。这座坐落于新安县城东500米处的千古雄关,在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舞台”上,即将华丽转身。

  1 汉武帝恩准,楼船将军“搬来”雄关

  “函”意为匣子,“谷”就是山谷,“函谷”的意思就是以山谷为匣,遏其要冲。

  历史上,汉函谷关还有个与它同名同姓的“哥哥”。这位“兄长”早于它几百年诞生,被称为秦函谷关。

  东周时期,秦国从晋国手中夺得崤函之地,据险设关,以抵御东方诸侯的进攻。这座关隘位于今灵宝市东北,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函谷关向东迁300里,搬到了现在的新安县。函谷关为何迁于新安?《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得很详细。

  汉武帝时,有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名叫杨仆。杨仆出身寒微,得到武帝赏识,被任命为楼船将军,他率军出征,先后平定南越、北越、朝鲜,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当时,因为关中是帝都,社会习俗以是关中人为荣,而秦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则被称为关外。杨仆对此耿耿于怀,因为他的老家在今新安县铁门镇玉梅村,按照这种划分,他也是关外人。于是,他上书汉武帝,称自己“耻为关外人,乞徙东关”,武帝“意亦好广阔”,竟答应了杨仆的请求。

  之后,杨仆尽遣家财,带领他的部下及门人,在秦函谷关300里外的今新安县境“克隆”了一个函谷关。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函谷关。

  函谷关的东移,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杨仆的虚荣。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此次迁徙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的大调整,其本质用意是扩展京畿领域,加强中央集权。

  2 “两京”间的通衢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

  新建的函谷关,并不是徒慕原来关隘的遗风才延用旧名。新关所处的位置,也恰恰符合了“函谷”一词:汉函谷关北有凤凰山,南有青龙山,两山对峙,关居其中,东边还有天然屏障八陡山,更有涧河绕其奔流,确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洛阳西去长安的通衢要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汉函谷关愈加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为了防备黄巾军的攻击,朝廷专门设立了八关都尉,其中汉函谷关居首。南北朝时期,北周、北齐对峙,北周在汉函谷关设“通洛防”以对抗北齐政权。因此,历史上汉函谷关又被称为“崤函孔道”、“中原锁钥”。

  直到唐、宋之后,随着国家的长期统一,汉函谷关由于失去防御的功用才被冷落了,但历代的修葺从未停止。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都曾对汉函谷关进行过修整。

  民国时期的《新安县志》中记载,对汉函谷关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复是1923年。当时,修复后的关楼高83米,分上、中、下三层。顶部为四角亭阁,飞檐画栋,高耸入云;中部为方形阁楼,楼中的十字通道各有一门,皆有楹联镶嵌;底部为城门,城垛错落,正中有一拱形门洞,宽约4米,供东西交通之用。

  3 考古发掘,还原豫西“小长城”雄姿

  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汉函谷关,曾有一个谜团留给后人不断猜想。

  据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记载,汉函谷关“自南山横洛水,北属黄河,皆关塞也”。这句话意思是说,最初的汉函谷关,南北两侧各有高厚城墙延伸山间,北至黄河岸,南到洛河畔,逶迤起伏,形成数十公里的屏障,唯有通过城门,才可以出入此关,整个体系宛若一座“小长城”。

  可是,随着战乱的破坏和风雨的侵蚀,汉函谷关在汉代后逐渐失去了鼎盛时期的雄姿,以至于后世人一度认为汉函谷关原来就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关楼。1998年,一项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物发掘,为我们打开了重新认识汉函谷关的大门。

  当年,为配合黄河小浪底水库工程建设,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新安县仓头镇盐东村发现一处汉代大型仓储遗址。这座距黄河不到600米的遗址,整体呈长方形,南北长179米,东西宽29米,由城垣、函道、柱础石和路面等组成。城垣内的空间,被墙壁分成3个单元,其内出土的遗物多为泥制灰陶板瓦、筒瓦和正面印有篆体“关”字的瓦当。

  据专家考证,这座遗址的使用年代为西汉中期到东汉,与汉函谷关有直接关系,其形制与汉代长安城内的武器库、同时期渭河南岸的大型粮仓——京师仓相似,具有仓储转运和军事守备的双重作用。这就为证明汉函谷关南起洛河、北通黄河,曾绵延数十公里提供了直接证据。

  随后,考古人员又在距现存关楼200米的南北二山上,发现了长数百米的汉代城墙遗址。特别是在关楼西北方向6000平方米的范围内,考古人员先后发现汉代烧窑19座,出土大量板瓦、筒瓦残片,由此断定此处应是汉函谷关建筑时取材的窑场。

  一座曾经工程宏伟、投资巨大、防御范围宽广的军事防御体系,在一个接一个的考古发现中,从历史尘烟中走出,为世人惊叹。

  4 整体规划,千年雄关将再现丝路起点辉煌

  时间来到21世纪,静默了数千年的汉函谷关,因古代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商贸、文化和友谊之路的申遗而再度引起世人关注。

  2006年8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中国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的开始。同时,这次会议也明确提出:丝绸之路中国段始于中国的洛阳、长安东西两京。

  汉函谷关因“历史的真实性和原真性”,而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申遗40多个捆绑项目名单。

  此时的汉函谷关,已经繁华褪尽,只剩一座残楼和几处土丘。作为主体建筑的关楼,只留下了两层。一层的平垛中间,为拱形的门洞,上有康有为手书的“汉函谷关”四字;二层为砖混结构,是一个四面相通呈十字形的对称窑洞。关楼四周长满乱草。

  附近居民世代住在关楼两旁,对关楼感情极深。尽管经过屡次浩劫,雄关已经面目全非,但是长久以来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残存的遗迹。历史的清晰印记和当地人对文物的保护,这就是曾让国家丝绸之路申遗评定专家高度评价的“历史原真性”。

  在被列入申遗名单后,当地政府对汉函谷关的规划、保护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灵宝秦函谷关完全重建的模式,不适用于汉函谷关的开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再造一个新景点。对汉函谷关遗址的保护,将遵照真实性和原始性的原则。”

  目前,通过财政出资补贴,当地已基本完成了汉函谷关周围居民的整体迁移和附近建筑物的清理拆除,并对周边地带进行了详细的文物调查和勘探。“通过整体规划保护,未来的汉函谷关将会是反映丝绸之路辉煌的精品旅游景区,会成为中华文明原点洛阳的一张新名片。”当地文物部门负责人说。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