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践行洛阳精神 助推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三问 洛阳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中
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
东汉禽业: 打造肉鸭完整产业链
110联动和网民诉求事项办理情况公示
发挥自身优势 实现产业升级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6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发挥自身优势 实现产业升级
我市专家学者就“三问:洛阳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中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各抒己见”

  一拖集团东方红系列轮式拖拉机生产车间。记者 曾宪平 摄

  2008年,全球开始掀起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加工贸易由中国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面对此次产业转移,洛阳该如何抓住机会谋发展?连日来,我市多位专家、学者就《十问洛阳:中华文明原点的复兴之路》之“三问:洛阳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中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展开讨论。

  第四次产业转移给洛阳带来良机

  “第四次产业转移是一个新的提法,与前三次产业转移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不同,这一次的产业转移是在同一个国家内不同梯度之间的转移。”谈及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纪向我们明确了概念。

  第四次产业转移之所以在我国发生,首先是因为中国是个大国,具有很大的产业经济纵深。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存在不同的产业梯度,并且各具特点和优势,这为产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打下了基础。张纪认为,在第四次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的内陆城市与印度、越南等国家存在竞争关系,但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在发展中国家中相对成熟的劳动力群体,这些优势对第四次产业转移形成了吸引力。

  洛阳的地理位置承东启西,符合国家梯度发展战略需要。按照国家规划,东部地区率先崛起,西部地区快速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中原地区的洼地。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席升阳认为,正因为如此,在第四次产业转移过程中,洛阳必然成为一些产业抢滩的对象。近年,许多股份制银行纷纷进驻洛阳,抢占洛阳金融市场,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席升阳说:“东部地区产业快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洛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产业基础、无可取代的政经影响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首当其冲,并逐渐寻找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准确把握产业转移中的战略选择,利用第四次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并形成新的产业体系,事关洛阳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大局。”

  承接产业转移洛阳有诸多优势

  第四次产业转移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由东南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过程。专家们在讨论中认为,洛阳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自身具有诸多优势。

  “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洛阳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较强,除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通信便利,产业基础良好,科技优势明显,并且拥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这都为洛阳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条件。”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周旭东说。

  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举例说,目前洛阳工业体系中的航空航天技术产业、硅电子产业、轴承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都将为洛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大量的产业工人以及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上的支持。

  找准定位实现产业升级

  “在迎接产业转移中,洛阳要明确思路,找好发展定位。”张纪认为,市区和县域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寻找不同的着力点。对于市区而言,重点在通过补缺,实现产业升级。对于县域来说,面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时机,应当利用好本地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重点在通过对接实现产业发展。

  结合洛阳发展实际与当前形势,周旭东建议,洛阳应充分抓住这次战略机遇,立足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居民福利,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开放型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承接境外与沿海地区产业“双转移”的战略基地。

  对洛阳迎接第四次产业转移,高延军提出“五个有”:有研究、有策略、有计划、有部署、有针对性。他说,一是以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为载体,通过租赁、股份制经营等方式,设立“区中区”、“园中园”,为东部地区的企业提供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空间;二是以现有高校、职业院校、技校等为基础,针对承接产业的特点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三是根据现有产业基础,结合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选择具有潜在竞争力优势的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加速实现产业升级。

  打造软环境实现选择性承接

  “洛阳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所处的地位,要参考三方面因素:一是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二是洛阳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三是洛阳的产业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而从根本上看,主要取决于洛阳的产业政策和发展环境。”市文联党组书记刘红旗说,一些产业向内陆转移,失去近海优势,将面临运输成本增加压力。要吸引更多更好的产业来洛发展,必须发挥其他方面优势来进行弥补。沿海地区流行一句话“政府是企业的保姆”,我们的硬条件优于很多东部地区,但需要改善软环境,增强吸引力。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溢海认为,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要求我们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的竞争战略,做好承接的基础性工作。第一是建立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政策体系和廉洁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第二是营造留住人才的环境。

  吸引沿海企业落户也要有所选择。张纪认为,洛阳要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有选择地承接转移产业,实现洛阳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石蕴璞 王蕾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