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践行洛阳精神 助推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把“盆景”变成“风景”
莫让“智慧之花”怒放“书橱”
《十问洛阳》 作者跟帖 关注本报大讨论
积极搭建平台 助推成果转化
“六问:洛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星火燎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把“盆景”变成“风景”
洛平
  网友“吃火锅唱歌儿”万言网文《十问洛阳》中的“五问:科研成果如何走出院所?”,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摆在了洛阳人面前——“感”洛阳拥有如此丰富的科研资源,“叹”洛阳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

  大大的“感叹号”后面,是洛阳难言的尴尬。

  洛阳拥有14家部属科研院所、18家省市骨干科研院所、12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城市每万名职工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人数达到1488人,人才密度居全国前列。

  这是一座闻名遐迩的科技之城,诞生于斯的一项项重大成果,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黎明化工研究院的化学推进剂及原材料,助推“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国人飞天梦想;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为祖国国防事业铸就“长空利剑”;作为世界三大浮法玻璃工艺之一,洛玻研制开发的中国首条0.55毫米超薄浮法玻璃生产线,一举打破国际巨头的长期垄断;把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变”成动力能源,中信重工独立设计制造了国内首套纯低温余热发电设备,成为中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历数一个个亮点,我们曾激动不已。但是,跳出洛阳看洛阳,当看到国内一座座科技新城风生水起时,当看到“洛阳才子东南飞”时,当看到我们的科技成果异地开花结果时,我们汗颜,我们更不安!

  2010年,洛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有530亿元,远远落后于郑州的2095亿元,当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3%,亦落后于郑州的41.5%;洛阳有17万家企业,但一台台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的多是附加值不高的产品;洛阳有全国唯一的轴承研究所,但去年全国轴承行业实现的1250亿元产值中,一半竟来自江浙。

  巨大的反差背后,是思想观念的脱节,是产学研军的脱节,是体制机制的脱节。

  我们缺乏市场思维。长期计划经济的浸淫,使我们科研立项的主导思维仍停留在“学术思维”和“专家思维”上,使得尖端的科研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不仅挫伤了科研及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更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我们缺乏转化机制。由于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的服务体系、浓厚的创新氛围,使得一些优秀的科研成果在本地找不到“婆家”,不少优秀的企业难以得到本地的科技支撑,科研院所与企业找不到利益契合点,最终各种创新要素无法汇集到创新过程中来。

  科研成果如何走出院所?不但要突破科研课题的难点和关键点,更要突破头脑中的壁垒和藩篱。

  我们须建立充满活力、科学合理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使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我们须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真正实现产学研军结合,真正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洛阳,再不能止步于科技优势的“盆景”。

  洛阳,急需把科技优势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风景”。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