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践行洛阳精神 助推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水旺城兴 水活民福
以水为韵发掘文化
“生态蓝图”细描绘
九问: 根文化如何变成生产力?
洛阳网广告
发挥优势 打造国际生态城
《十问洛阳》作者跟帖关注本报大讨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6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以水为韵发掘文化
“生态蓝图”细描绘
市民和网友就“八问:中国北方水城如何走国际生态城之路?”发表看法
  洛阳新区水系发达,为城市增添了迷人韵味。 记者 潘郁 摄

  四面环山、五水绕洛,大自然的厚爱让古都洛阳成为中国北方城市中少有的“水城”。洛阳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建设国际生态城市?如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为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绿色崛起探路?连日来,许多市民和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条件优越,生态文章值得做

  说起洛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家都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骄傲。

  网友“小辣椒”感触道:“建设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洛阳有着天然的基础——东临嵩岳,西依崤函,南望伏牛,北靠邙山,地跨江、淮、黄三大水系,境内山川纵横、河渠密布、风光旖旎、气候适宜,自古就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美誉”。

  “与其他风光秀美的城市有所不同,除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洛阳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多而精的城市。这些是其他城市难以比肩的优势,决定了洛阳必须在城市发展中注重山水和历史文化的结合,致力于建设一座崇尚生态文明、绿色循环的生态城市。”网友“丝绸之路”说。

  市民张向前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洛就业创业,离不开自然和谐、居住舒适的城市环境。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人才、先进技术和信息资源,生态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大张旗鼓地去做。”

  以水为韵,生态文章精细做

  今年以来,我市制定了《以水为韵提升城市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城市区水系“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布局。许多市民和网友认为,建设生态城市,要围绕我市丰富的水资源做文章。

  网友“小辣椒”说:“下一步,我市将按照‘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鱼在水中游,人在岸边行’的目标,将洛阳建成‘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的特色山水城市。当前,我市要加快引黄入洛工程建设步伐,通过该工程解决市区‘三河二渠一库’(洛河、涧河、瀍河、中州渠、邙山渠和金水河水库)的生态用水问题。”

  网友“丝绸之路”认为:“城市布局与形态应突出山水特色。根据洛阳城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洛河和伊河两岸‘多组团’为主,再辅以瀍河、涧河的治理。同时,黄河应该和邙山的历史文化结合开发,突显山水特色和文化特色。”

  市民李军侠来信说:“正如黄色的不都是黄金一样,不是所有的水都能成韵,也不是有水就能有韵。水之成碧、成系、通畅、缀景,才能成韵。”

  综合规划,生态文章大胆做

  理顺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关系,还不能称其为达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还要具备绿色生活、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等内容,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网友“丝绸之路”说:“洛阳应该有把整座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园林的思路,统筹规划,这样才能真正把洛阳建成国际级的生态城市。”

  “洛阳的城市建设步子可以再大一点,规划规格再高一点。”网友“洛汀”说,“建设生态城市,城市在改造时要长远打算,扩大绿地面积,统一筹划。不能拆了平房在原地建个高楼就完事,规划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满城尽是洛阳花”是许多市民和网友的盼望。在他们看来,加快发展牡丹等花卉苗木产业,也是实现生态城市目标不可缺少的路径。

  市民张向前说:“我市围绕‘牡丹为媒’的城市建设思路,确定了牡丹产业的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将新增牡丹种植面积3万亩。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对美好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掘潜力,生态文章差异做

  正如网友“吃火锅唱歌儿”在“八问”中所说:“国际生态城市,代表的是全人类追求的绿色和低碳发展的梦想,如果与古老的东方千年帝都相融合,必将产生巨大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多位市民和网友也认为,只有让山水和文化在洛阳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并相互推动,才能突显古城洛阳的独特魅力。

  网友“爱我洛阳”很诗意地畅想:我们可否在洛河边修建一个‘诗意洛阳’古镇,营造以杜甫、白居易、李贺等这些长眠于洛阳的诗人主题园林;在伊水边建一条‘梦回中国’历史大街,串起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历史。

  市民李军侠说:“洛阳的水系是‘珍珠’也是‘金线’,一方面发挥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串联起一个个景区(点)。黄河文化旅游水线附近,有小浪底、汉光武帝陵、王铎故里、龙马负图寺;洛河水线附近,有宜阳的灵山寺、黄鹿山森林公园和市区连绵30多公里的洛浦公园……可以说,洛阳的每条水系,都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的长廊。”

  市民张向前认为:“把水资源、名山大川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在一个大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几大优势的有机结合必将使洛阳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发展动力。”    本报记者 邓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