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旭阳烈士纪念碑 |
|
核心提示
他曾拜谒孙中山,详陈救国之道;他毅然加入共产党,领导家乡人民誓死抗争;他站在刑场上,也不忘激发群众奋起反抗的斗志。他就是曾任洛宁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的温旭阳。
投身革命 宣传革命思想
温旭阳,字旭出,又名朝阳,1890年12月出生于洛宁县底张乡柴窑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早年就读于洛宁县立高小,毕业后在乡村小学任教。五四运动前后,风华正茂的温旭阳很快接受了新思想,他立志投身革命。
为寻求革命真理,1918年春,温旭阳毅然放弃学业,赴上海拜谒孙中山。他开诚布公,详陈救国之道,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孙中山特意馈赠他一支毛笔和一个墨盒以示器重。
回到洛宁后,温旭阳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根据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他筹建“农民自治会”,反抗军阀劣绅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1920年冬,豫西大旱,农民纷纷逃荒。为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温旭阳向士绅曹恩祖借了450多块银元,分给灾民,大家无不感动。
1925年,为配合北伐,温旭阳在家乡正式成立“农民自治会”,带领农民与土豪劣绅展开斗争。“农民自治会”还在草庙岭一带伏击刘振华的镇嵩军,缴获大量枪械马匹,农民武装得到壮大。同年,冯玉祥率军过潼关入河南。温旭阳作为农民代表建言献策,得到冯玉祥首肯。之后,在温旭阳的建议下,冯玉祥撤换原县长毛迪康,起用左派人士梁炳鳞为洛宁县县长。
1926年,温旭阳加入国民党,后受国民党河南省党部委派,返回家乡洛宁和李宗白一道组织成立国民党洛宁县党部,任执政委员兼农工部部长。随后,温旭阳先后开办党务训练班、中山主义讲习班,宣传革命思想及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在温旭阳等人的领导下,洛宁的民主革命事业开展得轰轰烈烈。
兴办学校 反抗白色恐怖
由于蒋汪逆流窃取革命果实,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反动派借清党之机大肆迫害革命人士。在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之下,县长梁炳麟被撤换,遭通缉的温旭阳、李宗白被迫离开洛宁。大革命失败使温旭阳认识到:要取得中国革命彻底胜利,唯有依靠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
脱离国民党后,温旭阳四处寻找共产党组织。在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他先后奔波于山西、开封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后来,温旭阳回到家乡洛宁假借传教,深入农家、学校宣传革命,号召农民反对独裁统治。
1932年4月,李宗白从上海归来,拟在洛宁、宜阳建立豫陕边区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在李宗白介绍下,温旭阳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温旭阳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组建农民武装,开展以抗苛捐杂税为中心的斗争。他曾率领400余名农民包围洛宁县城,迫使县长签订“城下之盟”,取消苛捐杂税,使税吏不敢轻易到洛宁西南地区要粮款。
后来,由于叛徒出卖,李宗白再度离开洛宁,温旭阳成为洛宁地下党的实际负责人。据中共洛宁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张治斌介绍,温旭阳根据斗争形势,把工作中心放在兴办学校上,借此宣扬马列主义。
为创办明耻小学,温旭阳把自己的房院腾出作校舍,把农田卖掉筹集经费。在温旭阳的号召下,来校的学生最多时超过100人。温旭阳在洛宁奏响反抗蒋介石白色恐怖的时代强音。
为革命献身 虽死犹生
1934年,温旭阳在柴窑、黄村、东南村、张凹等地纷纷建立起党支部,中共南山区委随之成立。同时,温旭阳积极发动群众,组建农民会、读书会、救国会、互济会等团体。
1935年春,红军徐海东部途经豫西。为消灭盘踞在熊耳山一带的国民党反动武装,温旭阳派人前往洛栾边境汇报情况。因红军西进,温旭阳只好前往陕西洛南见徐海东,汇报洛宁党组织活动情况。
1936年春,反动当局进一步加紧对根据地的围剿。然而,温旭阳不顾个人安危,仍坚持在明耻小学教书。4月6日拂晓,国民党保安团包围了明耻学校,温旭阳被捕。临刑前,温旭阳高声吟诵诗句:“浊酒不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温旭阳不愧为无产阶级战士,虽死犹生。”采访结束时,张治斌深情地说。
记者 王子君 特约记者 高文治/文 记者 潘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