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发扬“哀兵必胜”精神
深入推进民心工程
至尚工业园:围绕 低碳产业“筑巢引凤”
成都——打造“西部之心” (3)
洛阳市“环境创优年”政务环境创优活动
集中整改阶段工作指导意见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7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成都——打造“西部之心” (3)
  中心城市的竞争

  成都欲担纲“3+1”之“1”,必争西部之先;欲争西部之先,必争巴蜀之首。那么,面对西部产业经济的饥渴,成都是参与城市间的同质化竞争,还是发挥自己的人文优势,寻找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呢?

  王志纲工作室在提交给成都市政府的报告中写道:

  “面对传统工业基础雄厚的重庆,成都要想在工业规模上取得超越性的竞争优势,不仅代价昂贵,而且短期内难以实现。在单一工业化这条路上走下去,成都将长期局限于与西部诸强、特别是与重庆的竞争中而无法超越,即使未来在规模上可能取得一定的优势,也难以成为区域经济的领跑者,更遑论领导西部诸强与中部、甚至东部群雄一争短长。再多的大项目也不能强化成都的领导地位、西部之心的地位,只能增加经济规模、就业总量,不能与重庆形成竞合关系。”

  “因此,成都的战略目标应当是建设成渝城市圈的区域中心城市,推进‘3+1’格局的真正形成!”

  事实上,此时的重庆也在以空前的手笔实现着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梦想。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进入三期建设,年吞吐1500万旅客的机场正在扩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系统初具雏形。5年投资6000亿,重庆要打造名副其实的西部枢纽和大西南地区无可争议的窗口与龙头。

  而远在西北的西安自2002年提出“中国西部,西安最佳”的城市口号以来,也在以轰轰烈烈的新城开发和环境改造、为把这个千年古都建设成为西部最适宜人们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而努力。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西部的新“三国演义”中,每个城市都有当中心城市的心思。

  1993年,国务院将成都定位为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即金融、商贸、科技中心,交通和通信枢纽。可重庆的定位几乎与成都如出一辙,并且还多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基地”,同质化趋势显而易见。此外,重庆还是国务院提出的西部物流中心之一。西安的目标是要成为崛起的西部金融中心,高新区要成为区域研发中心,同时也是国务院提出的西部物流中心之一。

  谁都想当中心城市,因为谁都知道,中心城市是高级资源最集聚的地方。但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区域中心城市?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有没有发生具体的变化呢?

  王志纲工作室认为,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根本性转变,投资导向正悄然变化——前工业时代,投资向低成本区域集聚;中工业时代,投资向产业集群区域集聚;后工业时代,投资向信息集群区域集聚。与此同时,中心城市的动力因子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以前很多城市的目光只盯着GDP的总量,总盯着工业,殊不知到了今天,一个城市能否成为中心城市,其奥妙在于:

  第一,区域需求决定城市价值。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城市间的竞争关系,已转化为互为依存、唇齿相依的联动发展关系,城市价值和地位取决于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及周边城市对它的依存度。

  第二,消费规模决定经济规模。在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今天,城市的经济规模不再取决于城市的生产能力,而在于城市能聚合多大的市场需求,创造多大的消费市场。

  第三,要素流通决定城市能量。城市的辐射能量主要体现于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质流等经济要素的流动速度和流动量。

  第四,特色功能决定区域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功能开始分化,形成了各具特色、层次分明的区域中心、区域副中心、专业功能的城市体系。

  第五,聚合能力决定城市地位。城市的领导地位首先取决于它的经济影响力,即它对外的经济辐射和集聚能力。

  因此,成都要想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具备信息中心、集散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的6大功能。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后工业时代到来,区域中心城市的生产功能正在弱化,生产基地出现扩散和外移的趋势。

  世界城市史表明,随着城市化的演进,在每一个城市带中,最终都会形成一个或多个相对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但再深究一步,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规律:一般来说,早期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子,二者同频合拍、同步发展。这个时期的产业经济自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随着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逐渐催生出现代第三产业。当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GDP的比重中接近一半的时候,此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与第二产业相当,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拐点。

  中国内地的大多数城市目前都处于这个阶段。翻过这个拐点之后,第二产业的产值无论如何增长,其相对值都会开始慢慢下降。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日益凸显,这个时候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服务于城市自身和周边地区,还在更高的层面上辐射更广阔的地区。根据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科技流的集聚程度,城市在城市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出现分化,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国际都市等。

  同样的道理,对已经开始越过城市化第一个拐点的成都而言,面临的与其说是传统产业的竞争,不如说是中心的竞争,而中心的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第三产业的竞争。

  为了争夺中心城市的制高点,成都必须解决:在成渝城市圈里,成都如何与重庆互动?显而易见,成都与重庆战略定位的趋同,导致了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模式的同质化、城市扩张模式与竞争模式的同质化,以致于共同争夺有限资源,形成恶性竞争。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