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社 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整治“超标”电动车需“多管齐下”
低保家庭孩子 可免费康复训练
“洋妞”回家记
孩子过暑假 当心用眼过度
整治河道采砂 确保汛期安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7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她是中国人,却说着流利的英语;7年前她被一个澳大利亚家庭收养,7年后她又回到洛阳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曾经的老师和伙伴们——
“洋妞”回家记
  晓恩和养父母在一起。 赵朝军 摄
  核心提示

  10岁的晓恩上周在澳大利亚养父母的陪伴下,回到自己从前的家——洛阳市儿童福利院。她曾经是一名弃婴,幸运的是,7年前她找到了新家。在市儿童福利院里,每年都有10名左右的孩子在养父母的带领下,回到这儿与曾经的老师、伙伴见面。

  晓恩回家

  7日下午,市儿童福利院院里一片安静。突然,大门口出现了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和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小姑娘。

  “看,滑梯还在!”小姑娘惊喜地说。她有着标准的东方人长相,但叽叽喳喳地说着英语,在院子和大楼内欢快地跑来跑去。电梯门开了,一位戴着眼镜的护工阿姨快步走出,和小姑娘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小姑娘名叫晓恩。多年前,她是个不幸的孤儿,现在,她是澳大利亚伊文斯一家的宠儿。和她抱在一起的,是当年在福利院负责照顾她的“护工妈妈”。这个暑假,伊文斯一家专程带着晓恩回到洛阳,让她别忘了这个美丽的城市是她的故乡。

  晓恩如何与澳大利亚的父母结缘?故事还得从2002年说起。

  “一见钟情”

  2002年的一天,洛阳市儿童福利院接到公安机关送来的一个1岁左右的弃婴。她白白胖胖,很讨人喜欢。阿姨们按照惯例,为这个娃娃起了新名字——党晓恩。在阿姨们的悉心照料下,晓恩在福利院里健康地成长着。

  而在万里之外,澳大利亚的伊文斯夫妇作出了一个决定:“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可是我们觉得,我们还有更多的爱,足够再给另外一个孩子。我们可以领养一个孤儿,给她一个完整的家。”2004年,热爱中国文化的伊文斯夫妇把资料递交到中国收养中心。

  与此同时,市儿童福利院也开始为晓恩寻找一个新家。也许是缘分,伊文斯太太第一次看到照片中那个胖乎乎的中国娃娃晓恩时,就被吸引了。6周后,伊文斯夫妇与晓恩见面了。

  虽然已经过去7年,可是与晓恩第一次见面时的每一个细节,伊文斯太太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3岁1个月大的晓恩看着眼前的陌生人,哇哇大哭。可在伊文斯夫妇眼里,这个穿着黄色上衣、粉色裤子,哭得一塌糊涂的中国宝宝,是个“beautiful girl”(美丽的女孩)!他们几乎没有犹豫,就表示要做晓恩的爸爸和妈妈。

  别样乡情

  跟随洋爸爸洋妈妈回到澳大利亚的家中,晓恩有了新名字——爱米丽(emily),而“晓恩”作为中间名被保留下来。

  最初的两周里,说英语的爸爸妈妈和说中国话的宝宝沟通还有些困难,略懂中文的两个姐姐詹妮和卡洛琳就充当了翻译。很快,晓恩就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反倒是汉语忘掉了很多。为了让晓恩不忘母语,爸爸妈妈专门为她安排了中文课程。

  如今,10岁的晓恩是一名4年级小学生。伊文斯夫妇说,晓恩在写作方面很有天赋,还在学习芭蕾舞,篮球也是她的爱好之一。与同龄的澳大利亚小学生不同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晓恩有一份别样的乡情。伊文斯一家一直与许多同样收养了中国孤儿的澳大利亚家庭保持联系,每逢中国的节日,这些家庭都要聚在一起放烟花、看舞龙……从收养那天开始,伊文斯夫妇就告诉晓恩,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叫做洛阳,那里是她真正的故乡。

  这次来洛阳,伊文斯夫妇要带着晓恩去看龙门石窟,到老城感受真正的中式生活。“我们认为,让晓恩了解中国文化,对她非常重要。”伊文斯先生说。

  “我也想要个妈妈”

  “孩子被收养5年到10年之后,就会回来看看。”市儿童福利院收养办主任李君说,每年都会有10多名被收养的孩子回到福利院看望曾经的“妈妈”。尽管孩子们在福利院能够得到非常细心的照顾,但那些已经找到新家庭孩子,才是真正的幸运儿。因此,每当有被收养的孩子回福利院看望大家,留在福利院的孩子们都会流露出极其渴望的神情。曾经有大一些的孩子找到李君说:“阿姨,我也想要个妈妈。”

  遗憾的是,福利院的孩子们只有5%至10%能够最终被收养。“只有14岁以下的孩子才能被收养,而且基本上只是健康的孩子。”李君说,而福利院里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因为残疾或者身患疾病而遭到遗弃的。

  这5%至10%的幸运儿,多数是被洋父母收养,其中八成以上的被美国家庭收养。这些家庭有足够的能力和爱心再抚养一个孩子,甚至帮助这些孩子治病。每年这些家庭都要向中国收养中心反馈孩子的信息,一直到孩子年满18周岁。据李君多年的了解,这些爱心人士都对收养的孩子相当好,给了他们完整的爱。     记者 马菁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