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5年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08年又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厦门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主线。请看厦门如何从细小琐事着手,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文明城市源于文明市民
2003年11月,厦门确立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时,就把群众定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把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创建中,厦门向市民发出倡议: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为老人主动让一次座,或在马路边为刚到厦门的外地人热情地指一次路,甚至是你每周坚持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就能为厦门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加分!
一份调查结果说明了成效:厦门市民对创建活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分别为接近100%和达到95%。
“和谐邻里节”成文明新名片
每年的春夏之交,厦门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和谐邻里节”。这项邻里居民大型互动活动在市内20多个社区全面展开。
“和谐邻里节”在厦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各个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基层巡演,通过对口相声、独唱、快板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将文明新事传播到千家万户。
到了第三届,“和谐邻里节”已经走出厦门,影响了整个闽南,成为厦门文明、富足、优雅的一张新名片。
建设全民学习型城市
厦门始终围绕思想道德建设主线,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全民学习型城市。
计算机照片处理、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法律助你巧租房”、“烹饪小炒”……厦门在各个社区间开设了精品课程“流动学堂”,推出百个精品课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如今已经成为厦门市民的自觉行动。
高素质的市民使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但有了活力之源,更有了提升内涵的细胞基因。
刺刀见红式点评促创建
创建中,厦门按照“创建不停、点评不止”的要求,坚持创建点评会这一制度。市文明创建指挥部邀请热心市民担任监督员、责任员,在点评会上将他们明察暗访拍下的不文明行为、卫生死角的照片一一展示,并加以刺刀见红式的点评。
厦门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第一次联席会议就是真刀真枪式的点评会。市委领导会前定调:说差不说好,报忧不报喜,摆问题别摆成绩。
点评会分两步进行:一是突击检查,现场点评;二是将“偷拍”的录像在会上曝光,公开点评。“面红耳赤,坐不住呀”,被点到的单位领导都是一散会就带着人直扑问题点抓整改。
这样的点评会不留情面、直击要害,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触动很大,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有效地保障了厦门创建的成果。
记者 李东慧 杨海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