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曲江做曲江
“欲策划曲江,先了解西安;欲了解西安,先了解中国”——策划曲江之初,西安市政府部门就立下了这样的高度和标杆。
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曲江的价值,单跳出旅游看曲江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跳出曲江看曲江,站在西安、站在中国的角度看曲江,说得更明白一点,也就是站在城市化和城市经营的层面去解读曲江、把握曲江。
从曲江旅游度假区到曲江新城的构想,可以说是城市化时代下城市经营的必然产物,是西安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召唤。
世界城市发展规律表明,城市群或都市带是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和强劲动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华民族和黄河文化的最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汉唐时期,长安就已成为世界级中心城市,是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因此,西安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标识和图腾,完全有可能借助新的历史机遇重焕青春。
同时,西安作为西北五省的“桥头堡”和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历来是联结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是铁路、航空、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是西部最大的要素市场和流通集散中心、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策源地、最佳的政策实验区和辐射源,西安乘西部大开发的顺风车,有责任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西部破题点。
如果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曲江,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曲江,一个发展潜力无穷的曲江。
其一,曲江本来就是城市的一部分。曲江距离西安老城中心仅10分钟车程,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有着承接城市南扩的广大空间,拆迁及开发成本较低。
其二,区位条件好,东西南北八方资源皆可为曲江所用。曲江南接长安区韦曲科技园,东临灞桥产业区,西临高新区,北接老城区,临近雁塔高教文化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其三,曲江拥有的各种环境、旅游、人文历史资源一旦整合起来,效应不可估量。现有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价值高,紧邻老城区,可承接老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悠久的文化内涵为社会所熟知,其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将会对曲江的开发形成巨大的拉动力。
其四,作为西安的“客厅”初具规模。国际展览中心、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外商会所等已形成初步的商务服务群,大雁塔周边稍加整治,就可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商贸区。
世纪之初,西安市政府提出了“拉开骨架,降低密度,产业北上,城市南扩”的十六字发展纲领。从西安现有城市格局看,西安城市发展方向有两个选择,要么向北,要么向南。西安城本身就是从北到南发展的历史过程,但在北部区域沉积了太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太多不可预料的因素。
那么,是向东南还是向西南呢?西南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近10年的开发基本成型,再进一步大规模扩张空间不大。因此,只有向东南方向发展,而曲江由城市主轴的延伸线穿越而过,与老城区联系紧密,同时存在比较大的用地规模,是理想的突破点。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西安城市空间重心自西周定都以来,到秦定都咸阳,唐定都长安,明在今天的古西安城墙内设置治府,从来就是一个“孔雀东南飞”的过程。
曲江恰恰又处在明老城的东南,如果有效地承接城市功能,将无疑是西安的新“都心”,成为千年古都“孔雀东南飞”的下一个落脚点。
曲江新城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打造新的城市中心,对于老城的舒筋活血作用亦不可小看。
明朝修建的城墙一方面作为西安城市中心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成为人们走不出的藩篱。几百年来,大多数生产活动和生活空间高度聚集在老城区,当老城区不堪重负时,城市扩张则以“墨渍式”方式自然扩张。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西安发展采用“摊大饼”方式扩张,同时,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局限了城市发展,便造成了人们所看到的一个新不新旧不旧、近乎杂乱无章的西安城。
这不仅是西安的悲哀,也是中国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共同的悲哀。当经济高速发展时,所有的城市功能如商业、行政和居住都在迅速膨胀。由于城市功能的相互依赖性和对历史习惯的依赖性,单一功能很难远离母城寻找新空间,增加老城用地强度成为唯一出路。如果不想抑制经济发展,只
有破坏老城区。任何与原来的城市基础、功能、强度不相适应的局部开发,都会造成老城不平衡,而这种缺失带来进一步需求。这种发展机制一旦启动,旧城破坏就像病毒一样传染。因此,城市空间混乱、无序,缺乏可识别性,城市形象丧失个性,就成了古城不可避免的结局。
但新时代下西安所面对的现实命题是,一方面要求西安增强中心城市功能,需要拉开骨架,营造更适合人居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恢宏气派的古都形象。
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回避不是办法,必须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之道。那么,在西安城市扩张的浪潮下,老城怎么办?
如何与时俱进,树立西安新的城市形象?如何解决老城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历史需要曲江作出响亮的回答,大西安需要曲江作出明确的选择。
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一个不同于任何开发区建设的曲江新城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