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汝阳县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快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该县重要的经济支柱。
落实政策用“加法”。该县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制定、实施《汝阳县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奖励办法》、《关于乡科级后备干部联系规模以上企业及重点项目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并不断完善;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民营经济领导小组,为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县级领导任组长;推行民营企业反映问题直通车制度;实行民营企业评议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上年度民营经济税收贡献1%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企业融资用“减法”。该县对运作规范、信用良好、自身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担保组织的优质项目,按银行规定适当下浮贷款利率,简化办理程序,减轻了企业负担。该县还定期举办银企融资洽谈会,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与担保机构建立业务联系,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加快放贷速度。上半年,银企签约金额达2.155亿元,20家企业融资难题得以解决。该县农村信用社还积极改变以往评级授信管理模式,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打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瓶颈,累计为中小企业投放贷款2.06亿元。
产业集聚用“乘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依托资源、区位优势着力发展新型建材及特种材料产业集群,促使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该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特殊区域招商活动。目前,汝阳产业集聚区已进驻企业29家,年营业收入达46亿元。同时,汝阳县还积极谋划两个产业园建设:以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为龙头,规划建设白酒酿酒产业园,着力打造全国著名的白酒生产基地;以鑫瑞公司高档家纺面料项目为基础,在小店建设纺织服装、电子玩具产业园。产业要素的集聚为汝阳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环境用“除法”。该县坚决摒除有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现象,为企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严格执行“安静生产日”制度,严厉查处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的“吃、拿、卡、要”行为;认真落实项目审批手续“领办”、“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对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等不良作风,由县纪检、监察部门重点查办;不断完善联审联批机制,实行审批手续领办制度,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据汝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袁建国介绍,今年上半年,汝阳县新上千万元以上民营经济项目45个,项目总投资95.8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9亿元,同比增长40%。 (特约记者 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