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陵前的神道石刻 |
|
简介 在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的景山之巅,有一座大冢,俗称“太子冢”。登冢远望,东南群山耸立,西北岗峦迭起。这座大冢就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恭陵。因唐高宗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因此,恭陵又称孝敬皇帝墓,它是我国唐代陵墓中保存较好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唐代帝陵。
唐恭陵于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秉性仁孝结怨母后
李弘,字宣慈,生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武则天的长子。两岁时,李弘就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公元656年),他又被立为皇太子。
李弘被立为皇太子与当时宫廷内部的斗争密切相关。高宗的王皇后未生儿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便拉拢高宗的长子李忠及李忠的母亲。永徽三年,王皇后力劝高宗立李忠为太子。永徽六年,王皇后、萧淑妃与武则天的矛盾激化,结果王皇后被废为庶人,李忠失去靠山,他的太子地位自然难保。李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取代了李忠的皇太子地位的。
李弘秉性仁孝,谦虚谨慎,颇得高宗喜爱,朝中官员对他也有好感。对于不合理的事情,他常常仗义执言,这就难免与野心勃勃、欲独揽大权的母亲发生冲突。
义阳、宣城两位公主是萧淑妃的女儿,在武则天与王皇后发生冲突时,萧淑妃站在了王皇后一边,后来王皇后与萧淑妃都被废为庶人,两位公主被幽禁于掖庭(宫中的房舍),年过三十还没有结婚。李弘出于同情,请求允许她们出嫁,这一请求得到了唐高宗的同意,但惹怒了武则天。为了发泄怒气,武则天当天就把两位公主许配给了社会地位很低的卫士权毅和王遂古。
英年早逝死因成谜
李弘与武则天的矛盾,让他的死因成为千古之谜。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李弘随高宗、武则天到东都洛阳的合璧宫,不久就传出了李弘死的消息,当年他年仅24岁。
李弘是怎么死的?各种史籍记载不一。《新唐书·高宗本纪》描述:“天后杀皇太子。”《新唐书·孝敬皇帝传》上说:“弘仁孝英果,深为上(高宗)所钟爱。自升为太子,敬礼大臣鸿儒之士,未尝有过之地。以请嫁二公主,失爱于天后,不以寿终。”但《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则未记载关于李弘被害的问题。司马光根据这些资料认为:“按弘之死,其事难明,今但云时以为天后鸩之,疑以传疑。”于是,在他的《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太子薨于合璧宫,人以为天后鸩之也。”
李弘之死令高宗非常伤心。他下诏赞扬李弘“仁孝闻于四海”,并且说自己本来想让位于太子,不料他过早去世,令人悲痛。于是,高宗要加太子以尊名。在他看来,“慈惠爱亲曰‘孝’,死而不忘君曰‘敬’,(李弘应)谥为孝敬皇帝”。
神道石刻媲美龙门
高宗诏命以天子之礼葬李弘于洛州缑氏县懊来山(今缑氏镇景山),墓名“恭陵”。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约440米。四周原有神墙围护,神墙的中部各置神门,以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陵冢封土为覆斗形,东西现长150米,南北宽130米,残高22米。经考古钻探得知,原封土长、宽应在168到180米,高度应在30米以上,整个墓区约有500亩。陵园东北角50米处,有一方锥形土冢,是李弘之妃哀皇后陵墓,俗称“娘娘冢”,底边长、宽各40~50米,残高13米,经过千余年自然销蚀和人为损坏,形状已很不完整。
恭陵前有唐高宗亲自撰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石碑一通,碑身高6.1米,宽1.95米,厚约0.4米,首身一体,碑额刻飞白书“孝敬皇帝睿德之记”8个大字,文33行,每行82到89字不等,碑文记述了李弘的丧葬,但回避了他的死因。
陵区共有石象生九对。东、西、北三座神门之外各有一对坐狮,其余6件均在南神门的神道两侧,自北向南的次序是:辟邪一对,翁仲三对,天马一对,望柱一对。据偃师博物馆原馆长王竹林介绍,唐代皇陵自恭陵开始才有神道石象生,它开了陵墓神道的先河。此外,恭陵的墓道里放置陪葬品,这在国内皇陵中也是极其少见的。
恭陵石刻,规模宏大,雕刻技艺精湛,不但可以与乾陵石刻媲美,而且就石刻的整体形象而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恭陵石刻的艺术水平在唐陵石刻中名列前茅。”王竹林说,恭陵神道石刻与龙门奉先寺群雕同出一手。这些神道石刻与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龛造像,一世俗,一宗教,同为皇室经营,同为著名宫廷建筑艺术家韦弘机指挥雕刻,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记者 申利超 见习记者 杨凤轩 实习生 孙晓茹 通讯员 高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