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更好的城市,才有更好的生活。
千百年来,一代代人不停地追寻着城市梦。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1996年,联合国人居组织发布《伊斯坦布尔宣言》:“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更是深入人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市十次党代会上,洛阳人民对美好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凝结为四个字:宜居洛阳。
洋溢科学发展的信心,满怀福民强市的憧憬,打造宜居洛阳,我们扬帆启航。
(二)宜居城市,简而言之就是生活舒适、心感幸福的城市。
美国学者泰勒说,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而宜居就是实现人和城市这一最终目标的总体标准。
传统意义上的宜居城市,包含六大“基因”: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确保公共安全。
宜居洛阳,则是对传统意义的新突破、新拓展、新提升:它是宜居、宜业、宜游、宜商、宜学的总和,是幸福洛阳的代名词。
(三)宜居,洛阳聚精会神,孜孜以求。
从“中西部地区最美丽、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到“中西部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再到“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河洛儿女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
一步接着一步跑,步步传承,步步加速;
一棒接着一棒传,谋在持续,路在持续。
(四)梦想,有时似乎触手可及。
回望身后,我们欣然发现,洛阳天更蓝了,绿更深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城更靓了,生活更舒适了。漫步洛浦公园,徜徉洛阳新区,即便是最挑剔的洛阳人,也会对近年来人居环境的提升颔首称赞。
这,随时随地都在告诉我们:宜居洛阳,绝非梦想。
(五)梦想,有时又似乎遥不可及。
放眼长远,知易行难。经济转型的压力,收入增长的期盼,交通拥堵的阵痛,城乡发展的反差,始终是洛阳绕不过的突出问题。上班时行在拥堵的大街上,暴雨后趟在及膝的积水中,即便是最温和的乐观派,也能对当前洛阳城市发展的不足挑出一二。
这,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们:宜居洛阳,任重道远。
(六)突出集约,宜居洛阳的求解之道。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100多座城市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口号。建设宜居洛阳,路该怎么走?
市十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毛万春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突出集约,加快特色城镇化,着力打造宜居洛阳。
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七)集约发展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要求的“内涵增长”。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座宜居城市都少不了“集约”这个内核。
2007年,在首部《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榜单上,北京位列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指数第一,且荣膺全国最“宜业”、“宜游”城市两顶桂冠,但无缘宜居城市。
这真是一个富有意味的对比。北京无缘宜居城市,原因很简单,受到交通和房价的掣肘。
没有集约,何来宜居?
没有集约发展的支撑,没有特色城镇化的支持,“层层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中心城市的过度膨胀,城乡之间对比分明,即使是北京这样的首善之区也并不“易居”。
(八)谋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
打造宜居洛阳,关键是在集约上做文章,在集约上下工夫。
唯有以集约发展推进特色城镇化,强化整个城市的集约组合,才能加快宜居洛阳建设步伐。
(九)突出集约,需要加快推进组团式城市发展战略。
今年7月1日,洛宜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本报记者从洛阳新区出发到宜阳,行车仅15分钟。
在偃师上班的小张在洛阳买了房,过上了“双城”生活,每天上下班车程仅30分钟。
在集约发展的道路上,城乡之间的“界桩”正变得模糊,城市的发展方向却愈加清晰。
我们要按“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努力实现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发展布局。中心城市着力打造洛北老城区板块、洛南大新区板块、偃师城区向西与中心区对接板块;吉利、新安、孟津、宜阳、伊川五组团向心发展,用3至4年建起城际快速通道,与中心城市形成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辐射圈;汝阳、嵩县、栾川、洛宁发挥后发优势,提供强力支撑。
组团发展,市县联动,避免了城市扩张的规模陷阱,又提升了卫星城镇的城市化水平,优化了大圈子的大格局,网友“书山有路”亲切称之为“洛阳联邦”。
“联邦”的核心在于,各成员间既错位发展,又优势互补。
错位就是统筹、协调,互补就是衔接、互惠。
(十)突出集约,需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化已是过去时,“满天星星少月亮”的现状呼唤集约发展。
我们要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理念,积极加快产业集聚区的集约发展,积极承接集群式产业转移,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宜业、宜商的高地。
(十一)突出集约,需要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只有聚集、没有集约的城市是大而虚的“胖子”,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城市才是气血旺盛的“小伙子”。
无论是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园中村,还是旅游景区,只要工业能够反哺农业、城市能够辐射农村,就要加快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我们还要积极探索集约发展的新路子,积极尝试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趟出一条城乡一体发展的宜居城市之路。
(十二)张恨水在《洛阳小记》中说:“洛阳这个地名,说到口里,就觉得响亮。”
我们要努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和更大作为,我们确立福民强市的总体目标,我们强力推进“六加一攻坚战”,无不是出于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建好家乡的无限热情。
福民的洛阳,必是宜居的洛阳;强市的洛阳,更应是宜居的洛阳。
宜居洛阳,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