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毛万春主持会议
研究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
走近幸存“烈士”郭春年
20万吨乙二醇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关于对沙石沿路抛洒问题 责任单位和个人 责任追究的通报
检 查
吸取教训 引以为戒
洛阳出口加工区
申建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我市耿红霞上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在伊川县白沙镇白沙村,有这么一位“最可爱的人”:他在战斗中下颌缺损、50多年靠面汤维持生命,但从不向组织提条件、默默无闻作奉献——
走近幸存“烈士”郭春年
本报记者 王继辉 王蕾 通讯员 葛高远
  您如果到伊川县白沙镇白沙村打听这样一位老人:一等伤残军人、被敌人炮弹炸掉了下颌、50多年每顿饭只能喝面汤,人们一定会告诉您:这位老人叫郭春年,今年76岁了,是位立过战功、关心集体、公而忘私、备受乡亲爱戴的抗美援朝老兵。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中他曾一度“牺牲”

  郭春年,1935年生。1951年5月,也就是16岁那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在伊川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

  在朝鲜战场两年多的岁月里,郭春年已经记不清到底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但是最后的那场金城反击战,让他永生难忘。

  金城反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后一次战役。1953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促使朝鲜停战早日实现,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了进攻。这场战役之所以令郭春年难忘,就是因为他在惨烈的战斗中,失去了太多的战友,同时自己还一度成了“烈士”。

  近日,我们来到白沙村郭春年家时,老人正坐在门楼下的小椅子上,头上戴着一顶蓝色解放帽,身边放着一副拐杖。见我们进门,老人一边热情地冲我们连连点头,含糊不清地打招呼,一边艰难地要站起来。

  在老人三儿媳张军芝的“翻译”下,我们听他用含糊不清的言辞回忆十字架山的那场战斗。

  郭春年说,在这次战役中,自己所在的重机枪班,最后只剩他一个人活下来。

  老人说到这里唏嘘不已,几次用衣袖擦眼泪。他说,发起总攻的那天晚上,下着大雨,连里每位战士都隐蔽在单人掩体内等待进攻的命令。雨水长时间浸泡着身体,身上的皮肉被泡得发皱,但是,战士们没有一个人动,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保家卫国,一定要打赢这场仗,向祖国人民报喜!

  战斗打响后,战士们向敌人阵地发起冲锋,遭遇了敌方炮火猛烈反击。冒着周围隆隆的炮声、嗖嗖而过的子弹、不断被炮弹炸飞的石块,郭春年和战友们不顾一切向敌人的阵地猛冲。突然,一发炮弹在郭春年身边爆炸,他一下子昏死过去。

  第二天上午,等郭春年醒来,发现身边都是战友的尸体,自己浑身是血,肚皮被弹片划开。一摸下颌,发现被炸掉了。由于失血过多,他又昏死过去。

  后来,郭春年听说,是清理战场的后续部队发现他还有口气,赶紧送到部队野战医院救治,一住就是几个月。后来,根据他的身体情况,组织上安排他在辽宁一家荣康医院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他不知道,此时,他的烈士证明经原来所在部队上报后,已经发到家乡——河南省伊川县白沙村。村里人都认为他已经牺牲了。

  为国分忧,他放弃工人身份回乡当农民

  1957年5月,郭春年作为一等伤残军人,退伍回到家乡白沙村,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今年80岁的李铁梁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和郭春年同在一个团,两人也是同乡。李铁梁说,其实,郭春年当时有机会吃“公家饭”。他是战斗英雄,又是党员,回到家乡后,县里想按照政策安排他到政府机关工作,但他不想给政府增加负担,坚持回白沙村当自食其力的农民。

  无情的炮火,致使他下颌缺损。由于没有下牙,郭春年每顿饭只能喝面汤,而且进食时要用纱布垫在嘴里。张军芝说,50多年来,公爹吃饭用过的纱布,足有6公里长,“比白沙街还长四五倍!”

  村里人同情地说:“老郭真可怜,啥好吃的东西都吃不成。”

  尽管这样,郭春年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最常给儿女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党员我先进,公家便宜咱不占。”

  每当妻子、儿女为他的困境抱怨时,郭春年总是说:“想想我那几十号牺牲的战友,我多活这么多年,还有政府关心,值了。”

  1958年,因为国家建设需要,组织上抽调郭春年到新乡一家残疾军人工厂工作。郭春年带着妻子前去报到,成了一名工人。因为工作认真、踏实,他连年获得厂里先进荣誉。

  后来,三年自然灾害来临,国家经济遭受极大困难。为了减轻负担,国家动员一些工人返乡。郭春年所在的工厂进行动员后,他第一个报名,丢下“铁饭碗”回乡,为国家分忧。    (下转04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