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村遗存的旧时建筑。 |
| 李村遗存有清代碑刻五通。 |
|
核心提示
李村是伊滨区李村镇政府所在地,位于洛阳市东南15公里。李村自古交通便利,是经商的好地方。明清和民国时,外地客商纷纷落户此地,商业繁荣,素有“小洛阳”之称。
1 纪念董弘 改名李村
李村古时称咸宁寨,为董弘故居。董弘,字李村,唐中宗时,董弘为太子李弘近侍。当时,宫廷政治斗争复杂,武则天指使心腹张易之、张宗昌胁迫董弘除去李弘。董弘在夹缝中生存,颇难抉择,最后暗示李弘有难将至,然后自缢身亡,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时人感其义举,又不便直呼其名,就以其字“李村”作为其家乡的名字,以示纪念。
该村民国时为洛阳县辖,新中国成立后仍属洛阳县辖。该村1955年12月并入偃师县,1958年建立李村公社,辖李村、诸葛及寇店乡沙沟以西各村,1961年设李村区,1962年撤区恢复公社,1983年易社为乡,1995年2月撤乡建镇,2011年7月1日起由伊滨区管辖。
2 李村古寨 固若金汤
李村古寨依古址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南依万安山,设东、西、南、北四个寨门。东、北、西三个寨门环有夯土寨墙,形如凤凰展翅。北门为凤头,南门外丘陵自然隆起为凤尾,两端凹陷处为凤翅。
寨墙南北长488米、东西宽427米,墙外有壕。寨门选用榆木做成,门外皆用铁皮镶包,并留有射孔两个。寨门楼高17米,置土炮一门。门洞旁建有守门砖窑,门上拴有粗铁链,傍晚初更时,行人可侧身出入。出于防务方面的考虑,寨墙上建有城垛、置磙木、礌石、桅灯,拐角处设小土炮、铳枪,以形成交叉火力。指挥机关设在南边大寨,因地势南高北低,可俯瞰整个村寨,所有变化尽收眼底,可谓固若金汤。
目前,整个村寨仅存北后街巷门,上置关帝阁,门楣上嵌一石刻,由本地书法家杨国栋书“仁里”二字。
3 商贾云集 商业发达
李村历代为粮食、棉花、药材集散地。货物流通近至洛阳各地,远至漯河、蚌埠、南京。
民国时,李村商贾云集,被誉为洛阳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小洛阳”之称。匠做类有木匠铺、铁匠铺、焊匠铺,有“李村街三大匠,天六、狗四、石和尚”的顺口溜,意在赞扬这些匠工的手艺高超;名厨有穆章记、大邢师、小邢师,地方特色名吃有油旋馍、粉糊卜、德盛昌点心等;医疗方面有九品儒医李庚臣;民族工业方面有冯万泰中药丸散及宝塔牌卷烟、冯聚水烟丝;在教育方面,有志之士宋孟德顶着压力率先废除八股,开办新学;文化方面有赵宗福、韩小楼创办的京剧团,在中原一带颇有名气。
李村镇集市与洛阳关林齐名,有“洛阳城大,李村会大”之说。如今,受传统商贸的影响,李村商业繁荣,每月有六个会期。
4 鼓书名流 出自李村
提到河洛大鼓,人们多会想起张天倍。在李村,张天倍就是河洛大鼓的代名词。
张天倍(1894年~1970年),号玉林,李村西街人,为河洛大鼓一代名流。张天倍自幼读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说唱艺术长进很快,18岁开始行艺,20岁便名震豫西。
张天倍在艺术上大胆创新,去粗存精,使鼓书摆脱了创始期的粗糙和庸俗。
张天倍说唱的鼓书在豫西城乡及开封、郑州、西安、兰州等地享有很高声誉。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吸收为洛阳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他根据形势需要,推陈出新,自编自演了《寡妇改嫁》《双陈战洛阳》《平均土地》《大战九龙角》等许多新书段。
1952年,张天倍被聘任为“河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同年,张天倍参加了中南区戏剧曲艺会演。中国曲协相关人士看了他演出的《草船借箭》后,将此曲种正式定名为河洛大鼓。自此,河洛大鼓之名在豫西地区流传开来。
不久的将来,李村人将搬进伊滨区2号安置小区和4号安置小区,他们将在新型社区里过上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