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明堂: 隋唐城第一高楼  武周朝政治中心
齐州终得道箓  诗仙实至名归
夫妇赏杂剧 一宴近千年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明堂: 隋唐城第一高楼  武周朝政治中心
  明堂保护展示主体工程已经竣工。 记者 梅占国 摄
  核心提示

  明堂,作为唐代洛阳城宫城的正殿,是唐代建筑的巅峰之作。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楼阁式皇宫正殿建筑,也是著名的礼制建筑之一。它还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大的木结构单体建筑。

  明堂对明清建筑影响深远。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设计原型便是明堂。这座被称为“万象神宫”的建筑,是武则天下诏书、设宴招待臣子、接见使节和祭天的大殿,自然也是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

  1 “万象神宫” 国运象征

  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武则天登基称帝,决定拆除洛阳宫城正殿乾元殿(隋称乾阳殿),就地建造明堂。薛怀义奉命负责此项工程的建设,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明堂于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建成。

  建成后的明堂被武则天称为“万象神宫”。大唐周边多个国家闻此事,纷纷前来参观道贺。武则天称帝后,明堂成为武周时期的政治中心。武则天视明堂为得天命的标志和国运的象征,每年都会在此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武则天还多次在明堂设宴招待臣子,当时的人们偶尔也可以进入明堂参观,并可享用御赐酒食。

  市文史学家赵跟喜说,明堂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域,其建筑风格标新立异,明堂主殿摒弃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方片式形制,改为圆形建筑,通体高80余米,其建筑理念影响了后来的北京天坛等建筑。

  赵跟喜说,唐代诗仙李白到洛阳见了明堂后,曾作有《明堂赋》一首,盛赞明堂:“穆穆焉,皇皇焉,粤自开辟,未有若斯之壮观者矣!”他感叹明堂之宏伟壮观:“盛矣美矣!皇哉,唐哉!”

  2 隋唐盛世 第一高楼

  明堂是什么样子?史料记载,明堂外观分上、中、下三层,可登临,底层为正方形,各边长约90米;中层为十二边形并覆有圆盖,上有九条金龙;顶层为二十四边形,覆有圆顶,圆顶上有镀金凤凰。

  明堂室内为多层复合空间,中有巨型通心柱,有十人合抱之粗。按每唐尺约30厘米计算,明堂高度约为88米,是当时名副其实的“隋唐第一高楼”。

  后来,明堂西北方向的天堂被建成投用,天堂是武则天的礼佛堂,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其高度至少在150米以上,取代了明堂的“隋唐第一高楼”称号。

  周证圣元年(公元695年)的一天夜里,天堂发生火灾殃及明堂,至清晨,天堂和明堂被大火烧毁。之后不久,武则天下令按原尺寸重建明堂。周天册万岁二年(公元696年),明堂再次落成,又称武周明堂或通天宫。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对明堂进行改造,拆除上层和柱心木,在平座上新建八角楼,楼上设有捧着火珠腾空而起的八条龙。

  安史之乱中,明堂被叛军和回纥兵两次焚烧,于公元762年被彻底损毁。至此,象征国运的明堂在见证大唐盛衰沉浮与荣辱变迁后,在战火中轰然倒塌,化为焦土残垣。

  3 明堂遗址 初露容颜

  明堂下方上圆的建筑形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建筑形制由方到圆的先河,表达了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及天人合一、天圆地方等建筑思想,对后来朝代的建筑风格影响深远。

  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发现明堂遗址并进行考古发掘。之后,明堂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十一五”大遗址保护和丝绸之路申遗重点项目,并在2008年被成功立项。2009年,明堂遗址考古发掘和规划设计完成。

  现存的明堂遗址是明堂的中心基址,相关部门采取跨空结构建筑形制,对明堂遗址进行保护,并开始原建筑的复建工作。

  近日,在相关部门规划的隋唐洛阳城宫城考古遗址公园区域内(中州路与定鼎路交叉口东北),明堂中心基址和周围的夯土静静地“躺”在透明的玻璃通道下。

  目前,新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正在紧张施工中,明堂保护展示主体工程已经竣工,预计明年牡丹文化节前可全面开放接待游客。新明堂建筑总高21.18米、总宽105米,外观为三层;全面竣工后,将集遗址保护、文物陈列、考古发掘、模拟展示、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

  记者 马毓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