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昆山:创新转型促城市发展
党支部建在楼院 居民生活变舒畅
河南移动客服中心 12月投入运营
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重彩一笔
做好“三篇文章” 实现“三个效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昆山:创新转型促城市发展
  独具特色的昆山周庄。 (资料图片)
  日前,《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1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榜单》,江苏省昆山市问鼎“冠军”。

  数据显示,昆山市201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00.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2%,成为我国首个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的县级市。

  创新转型促城市发展

  面向“十二五”,昆山决策层形成一个共识:经济“一枝独秀”并不能解决其他方面“短腿”造成的发展难题,要实现新发展,必须创新转型。

  早在2006年,昆山踏上了转型升级的征途。时值昆山各项经济指标以30%的“加速度”飙升,而领导层认为,在现有的发展模式下,这样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当年,昆山实施了自主创新、自我创业、自创品牌的“三自”工程。一个明显的转变是,在招商引资上,对项目不再一味求大,强调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2007年,昆山批准外资项目数量同比下降11.5%,单个项目投资额却同比增长30%。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昆山坚持“集中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走出了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昆山在坚持完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昆山着力强化城市规划指导,做好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建筑物天际轮廓线规划以及地下设施和管网规划,从空中、地面和地下完善规划的立体配套;编制及完善相关专业规划,使专业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由于规划先行,建设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建设与管理互动,市场推动与政府主导相结合,提高城市品位和提升市民素质相结合,城市化与完善城乡居民保障相结合,做到了城市特色与城市功能定位准确。

  昆山以“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源,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生态胜过生财

  “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这就是昆山的绿色城市发展理念。

  昆山一方面严格把关,把有污染企业“过滤”在门外;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技术,把企业产生的各类废物,摇身变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昆山金鑫物资回收公司是一家以IT产业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为主的企业,他们投资500多万元,引进技术先进的粉碎、分离、回收和加工IT产业群报废的各类线路板生产线,回收各种稀有金属。经过循环利用,该公司不仅使IT产业产生的各类固废实现了“零排放”,而且最大限度节约了各种资源。如今,像这类专门“吃废”的企业在昆山有20多家。

  环境也是生产力

  在惜土如金的昆山市中心,政府一下子拆除了1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物,建成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的玉山广场,使城市空间得以大大扩展。在娄江两岸建起了绵延数公里的绿化景观带,沿着景观带,还修建了一片片休闲绿地,使城市显得更加风姿绰约。政府出巨资为一个个公共绿地买单。

  昆山人在缔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也作为招商引资的一枚重重筹码。昆山已成为全国外向型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每走1000米就有一家外资企业。在这片外资最密集的土地上,凝结着昆山人对环境独到的阐释:环境出形象,环境出效益,环境也是生产力。

  展现城市个性与特色

  昆山曾概括出“两魂”、“两眼”、“一明珠”:玉峰山自然魂和顾炎武人文魂、淀山湖和阳澄湖“两只眼”、 周庄古镇一颗“明珠”。这就是昆山的特色,这为打造“魅力昆山”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昆山可持续发展永不衰退的灵魂。昆山的“两魂”、“两眼”、“一明珠”及深厚的文化沉淀,既展现了昆山的个性与特色,又是吸引力与辐射力的源泉,加之实施的“外向型战略”,使昆山更具魅力。                本报记者 李三旺 整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