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市淘汰36个落后产能项目
旧小区换新颜 新小区有人管
增加林业生态容量 助推宜居城市建设
董庄村:干实事 聚民心 促发展
古今文化并蓄 豫台风华辉映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12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增加林业生态容量 助推宜居城市建设
  洛栾快速通道廊道绿化成效显著。(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2008年到2012年,全市要实施山区生态林体系建设等11项工程,累计造林近200万亩,建成城郊森林12万亩。“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50%,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宜居城市。

  今年6月18日,我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洛城再添新名片。这个称号是对我市近年来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最高评价。

  “森林围城”格局形成

  近年来,我市加快城郊森林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城市周边增绿”行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6亿元,大规模组织实施了荒山绿化、生态廊道、村镇绿化、城郊森林等建设工程,全市造林平均以每年50万亩以上的速度持续推进。

  林业部门对原有的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等森林公园实施了升级改造,调整了树种,增加了绿量,市财政投资240万元在周山、龙门山森林公园修建了观景广场、游园步道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森林公园绿化档次和便民服务功能。同时,在市区周边、在县城周边全方位推进城郊森林建设,以二广高速公路和西南环城高速公路为轴线实施环城绿化工程,在公路两侧建设了60米宽、绿化总面积5940亩的环城生态防护林带。在生态防护林外侧,建成了万亩苗木花卉林果产业带,高速公路沿线视野范围内的2万余亩荒山荒坡也得到全面绿化。

  环城绿化工程与周山、龙门山等原有城郊森林融为一体,增加了城市森林容量。据统计,我市近4年累计完成造林近200万亩,其中,新增城郊森林面积7万亩,加上原有的5万亩城郊森林,全市城郊森林总面积达到12万亩,形成了森林环抱城市的格局。

  着力突破牡丹工厂化育苗技术

  我市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在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尤其是牡丹产业的同时,注重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的统一。国家牡丹园的改造提升,正在进行一场这样的试验。

  作为重头打造的牡丹产业板块,市林业部门今年开始对国家牡丹园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工程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依托国家牡丹研发与推广中心这个科研平台,提高牡丹试管育苗成活率,为实现牡丹工厂化育苗移栽奠定基础,从而突破我市牡丹批量生产的瓶颈。

  该园还将在扩建后的310国道旁建设牡丹文化产业街,引进牡丹书画、牡丹工艺品、牡丹保健品、牡丹化妆品、牡丹茶、牡丹食品、牡丹酒类、牡丹鲜切花、牡丹盆花以及独具洛阳特色的经营项目,填补邙山地区的牡丹文化产品销售的空白。

  国家牡丹园将借助明年举办中国城市名花展的机遇,建设20个不同花卉类别的组团。待到来年,园内牡丹可在春、夏、秋三季循序开放,结合国家牡丹园现有的四季牡丹展览馆,将达到四季有花的效果。

  “十二五”末森林覆盖率达50%

  近年来,我市持续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监测和评估,2010年洛阳市森林面积761057公顷,按照有关指标,森林年调节水量和净化水质16218.4亿吨,森林固土267.52亿吨、固碳30.172亿吨、释放氧气69.16亿吨、吸收二氧化硫0.75亿吨,去年我市森林的生态效益达到423亿元。

  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我市将新增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森林公园3个,使全市森林生态旅游区总数达到20个。同时,新发展经济林面积60万亩,环市区苗木花卉产业基地11万亩,林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宜林荒山绿化率达到95%。

  本报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申艳梅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