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校车享有三大优先权
气象观测员: 观测天公“表情”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12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方丈之地能测宇宙风云 片纸支笔可记万千气象
气象观测员: 观测天公“表情”
□本报记者 曾宇凌 通讯员 李倩倩 文/图
  王洪新在检查百叶箱。
  王洪新在检查电线结冰架。
  王洪新在检查自动雨量筒是否水平。
  观测场远景。
  核心提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一支铅笔和一本观测记录簿,记录天公的每一个“表情”,为每天的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他们就是气象观测员。

  近日,我们走进位于孟津县岭南生态园内的孟津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气象观测员王洪新的一天。

  体验

  观风云变幻,测天公“喜怒”

  7时30分,王洪新准时走进观测场值班室,跟上一班的同事做交接工作,检查对方的观测记录。

  7时50分,王洪新拿着铅笔和观测簿来到不远处25米见方的观测场,用20分钟巡视观测场内的仪器。对这些观测场的“宝贝”, 王洪新如数家珍:“日照仪用来测量每天日照时间;地温表分三种,包括深层地温表、浅层地温表和地表温度表;雨量筒用来测降雨量;冻土器用来测量冻土深度;自动风速仪用来测风速和风向;百叶箱离地面1.5米高,里面有四根温度计……”

  8时45分,观测时间到了。王洪新站到观测场正中央,向四周远望,又抬头看了看天,迅速用铅笔在记录簿上记下“0.3”、“=”等字样。

  王洪新边记边说:“天气报每3小时发一次,航空报每1小时发一次,这次要发的就是航空报……”而后,他快步走出观测场,回到值班室电脑前,开始编报和发报工作。

  天气报和航空报有什么区别呢?王洪新解释,航空报只需观测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他之前记录的“0.3”代表能见度为300米、“=”代表有雾;天气报的内容多一些,包括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温度、湿度等。

  王洪新说,他们把天气报发给省气象局。省气象局再把全省的情况进行汇总,打包发往国家气象局。航空报是发给航空部门的,观测员记录的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到飞机能否起飞,是否变更航线等。

  10时30分,大雾开始消散,王洪新立即走出值班室进行确认,之后又小跑回电脑前发报:“大雾是从今天凌晨2点多开始的,上一班同事及时为航空部门发送了一份危险报,现在大雾散了,我必须在第一时间再发一份危险解除报。”王洪新说。

  10时45分,王洪新又准时回到观测场,将观测到的气象数据一一进行记录,并将各种气象数据编成报文。

  “简单来说,我的工作就是在每个小时的第45分钟准时出现在观测场,及时记录下各种气象数据;在第59分钟前,编写和发送报文,同时还要观测天气变化。”王洪新说,很多人分不清观测员和预报员的工作。其实观测员只做最基础的数据收集工作,至于第二天究竟是晴是雨,要由预报员分析数据后进行判断。

  14时05分,在发送完当天第二份天气报之后,王洪新下班了。他说,今天的工作相对轻松,因为没有雨雪等特殊天气。如果遇到雨雪天气,他们还要定时测雨量、雪深、雪压等。

  背后

  对家庭愧疚,为岗位自豪

  ■因为工作,与家人聚少离多

  王洪新今年33岁,1998年从广东湛江气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孟津县气象局从事气象地面测报工作至今。他的家在市区,妻子在涧西区某企业做会计,儿子今年5岁。

  “观测站需要24小时有人值班,我们站内6个人实行四班倒,每班工作6小时。因为人员紧张,大家节假日基本都没休息过。”王洪新说,工作这么多年,他在家过的春节没几个,更谈不上平时照顾家人了,多亏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撑到现在。每每想起这些,王洪新内心满是对家的愧疚。

  ■日积月累,练就一双“千里眼”

  从2003年开始,孟津观测站陆续引进了很多自动化装置,温度、湿度、风速等都已实现自动监测,但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还需要人工监测。观测员们大都练就了一双“千里眼”。

  王洪新说,能见度现在主要靠观测员目测。白天,他们会选择离观测场不同距离的目标物(如远山、高层建筑、通信发射塔等),作为估计能见度的参照物;夜间,则选取观测站周围一定亮度的固定光源作为目标灯,然后依据灯光强度再换算成白昼条件下的能见度。

  王洪新说,根据外形,云状共分29个类别,每种云状都预示着不同的天气,比如积雨云呈马鬃状,云底阴暗混乱,起伏明显,这种云预示可能会出现阵雨和雷暴;密卷云呈羽毛或马尾状,较厚或成片出现时就预示着晴天。

  ■“最痛苦的就是做噩梦”

  “遇上下雨、打雷,别人是往家跑,我们则要往外跑——冲到观测场测降雨量、雷电的方向和强度。”王洪新说,打雷的时候,他也怕,甚至遇到过雷跟着跑的情况。“可是作为气象观测员,在第一时间记录气象数据是我们的职责。”

  上大夜班要求凌晨2点到岗,为了避免睡过头,他用手机定上三四个闹铃,可还是担心闹铃到点不响。“干我们这一行的人,大多都患神经衰弱和强迫症等职业病,最痛苦的就是做噩梦。”王洪新说,他常常梦见观测仪器突然坏了,无法发报,或是梦见忘了发报,发疯似地往站里跑……类似这样的梦,他和同事们都做了很多次,也被吓醒了很多次。

  ■“我们监测的气象数据,全世界都能共享”

  “作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孟津站监测的数据不仅能为每天的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还能全球交换。也就是说,我们监测的气象数据,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能共享。每每想到此,觉得自己再累也值了。”王洪新说,2008年至今,他已连续两次获得由中国气象局认定的“地面测报工作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

  谈及愿望,王洪新说,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自己能多抽出时间回去陪陪家人。

  采访札记

  目前,我市有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嵩县、伊川、栾川、洛宁、汝阳等9个观测站,共30多名观测员,他们跟王洪新一样,为了在第一时间记录宝贵的气象数据,常年如一日往返于值班室和观测场之间。

  在外人看来,气象观测员的工作不过是出门看看天、记记数字和符号而已。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工作被精确到分钟;每次发报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迟报、漏报、错报都要被全国通报批评;测量时哪怕有0.1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最终的预报结果“谬之千里”……

  采访快结束时,孟津县气象局局长马淑玲告诉我们,孟津站正在引进云能天自动观测仪,设备投用后,既能进一步提高测报准确率,又能降低观测员的工作强度。

  相关链接

  气象小常识

  1.观测场不大,“机关”却不少

  气象观测场主要开展对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通过相应的仪器设备,对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蒸发、地温、草温、酸雨等项目进行观察和监测,对农业、林业、工业生产、交通、人们的出行、防汛、抗旱等提供重要依据。

  气象观测场一般为25米×25米的平整场地,确因条件限制,也可取16米(东西向)×20米(南北向)场地;需要安装辐射仪器的台站,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米。

  观测场四周一般设置约1.2米高的围栏,场内铺设0.3米至0.5米宽的小路,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而观测场内仪器的放置也很有讲究: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边,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边。

  2.装在百叶箱里的“秘密”

  百叶箱里有四根温度计,分别为干球温度计(测温度用)、湿球温度计(测湿度用)、最高温温度计、最低温温度计。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百叶箱的朝向、高度都有明确规定:窗门必须朝北,高度为1.5米。

  如果窗门朝南,观测员打开窗门时,太阳光就会直射进去,影响温度检测的准确性;之所以要求百叶窗离地面1.5米高,是因为1.5米高是人活动最频繁和集中的位置,这个位置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而且对于监测人员操作来说,这个高度也很合适。

  3.带你读懂预警信号的含意

  预警信号是指有发布权的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而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内容包括发布单位、发布时间、气象灾害种类、预警信号级别、出现时段、影响区域和防御提示等。

  预警信号共有15种,分为暴雨、暴雪、雷电、大雾、大风、低温、高温、干旱、冰雹、沙尘暴、霜冻、寒潮、道路结冰、干热风和霾等,其中,前5种在我市较为常用。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