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财经·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连接“网上网下” 架起“沟通之桥”
二里头又发现大型宫室建筑遗址
5趟公交车恢复原线
热豆浆暖了路人心
入世十年,从“洛阳制造”到“洛阳创造”
汇款,选准方式省心省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二里头又发现大型宫室建筑遗址
■距今3600多年,多重院落的布局在整个东亚地区都不曾发现过
■宫城区同时发现一座包括祭祀遗存在内的巨型坑
  ▲修复后的出土陶豆
  修复后的出土陶鼎
  5号基址全景鸟瞰图
  记者 张晓理 张光辉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燕锋)偃师二里头考古发掘又有新成果。昨日获悉,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在二里头宫城遗址区内发现一座距今3600多年、二里头文化早期保存最好的宫室建筑遗迹。与此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宫城区附近发现包括用猪祭祀的遗存在内的一座巨型坑。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偃师二里头村的二里头遗址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和他的队友们正在整理此次发掘的考古资料。许宏说,此次考古发掘从2010年春季开始,一直持续到2011年春季,其间考古人员主要对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的布局进行探索,在这里发现了保存最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包括用猪祭祀的遗存在内的巨型坑等重要遗存。

  据介绍,保存最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命名为5号基址,它与此前曾出土过闻名世界的“中华龙”——绿松石龙形器的3号基址东西并列。通过此次发掘,考古人员了解到,5号基址整体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夯土台基,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台基坐北朝南,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

  通过对多处地层关系的判断,考古人员推断,5号基址的建造、增建和使用的时代均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也就是距今3600年~3700年。许宏说,3号基址和5号基址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宫室建筑,而5号基址又是保存最完好的,这种年代的多重院落宫室建筑,在整个东亚地区都不曾发现过。此外,5号基址的北院和中院的院内分别发现有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的贵族墓葬,墓葬规模较大,出土有绿松石器、漆器、白陶器等较高规格的器物,以及较多陶器。

  此次发现的巨型坑位于宫城东北部,东距宫城东墙西缘3米~5米,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试掘表明,巨型坑内存在从二里头文化第一期晚段到四期晚段的连续堆积,而二里头文化第二期遗存是坑内的主要堆积。坑内发现有大片陶片铺垫的活动面、祭品为猪的祭祀遗迹、地面经过夯打并用火烧烤的房址及灶、长期踩踏形成的坚硬路土面等遗迹。考古人员认为,该巨型坑与稍后的偃师商城宫城内祭祀区的情况相似,而后者一般认为是商代前期的国家级祭祀场;其存在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型夯土基址的建筑用土问题而挖掘形成,形成时间不晚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许宏认为,第一,距今3600多年大型宫室建筑遗址的发现,使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宫城北部的遗存分布情况,布局、分区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二,该基址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夯土基址,对其详细发掘、深入研究,有望搞清二里头文化早期宫室建筑、宫殿区布局的更多细节。第三,巨型坑的发现,丰富了宫城文化遗存的内涵,为探索宫城内夯土基址的建筑用土来源问题提供了线索。而在宫殿建筑群以北发现的与祭祀有关的大型遗迹,则是研究偃师商城相关祭祀制度的源头问题的重要资料。第四,巨型坑内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第一至第四期连续堆积,其中丰富的陶器、木炭和动物骨骼等系列标本,将为进一步细化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和年代提供重要的支撑。第五,发掘过程中随机和固定地点采集的数百份土样,为复原当时的环境、经济生活等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系列样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