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使者服务省运会。 记者 曾宪平 摄 |
|
(上接01版)其中,除去公安、消防、医疗以外的联动诉求有15.9万起,办结率为99.5%,回访满意率达93%以上。
——从一条条街巷开始,建设畅通洛阳。
铺开一张最新版本的洛阳交通旅游图,把正在实施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逐一标出来,您一定会看到非常明显的“辐辏”、“网络”结构现象。截至目前,横跨洛河的6座大桥已建成投用,横跨伊河的4座大桥正在加紧施工。洛北城区新修道路120公里,市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今年,我市投入资金7.16亿元,对125 条市管道路、345条区管道路、53条背街小巷和205个无主管单位的老旧住宅小区进行了全面整治。
——从一个个角落开始,建设精致洛阳。
近年来,我市实施了城乡面貌大提升行动,对露天烧烤、“五小”单位、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的市容市貌进行了彻底整治;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完成基础设施无障碍化改造,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9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环卫部门甚至提出,街面上的废弃物从产生到消失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从一片片绿地开始,建设宜居洛阳。
漫步洛阳城,让每条道路都像一幅多彩迷人的画、一首含蓄隽永的诗——随着 “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工程的实施,这个愿景正在实现。目前,全市已建成总长20多公里的洛浦公园,占地近3000亩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和龙门山、上清宫、周山、小浪底四大森林公园,形成了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建成了全长25公里、景观水面 840万平方米的洛河水系生态带和全长80余公里、景观水面140万平方米的新区核心区水系,北方水城轮廓初显。
——从一笔笔支出开始,建设民生洛阳。
民意如天。创建以来,我市从群众最急需、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每年为群众办好十大福民实事。“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到525亿元,新建、改造学校435所,新建、改扩建县级医院21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2所、标准化村卫生室2982所。全市累计解决就业74.3万人,建成经济适用房134.9万平方米、廉租房 76.7 万平方米,5.2 万户困难群众喜迁新居。
——从一个个探头开始,建设平安洛阳。
到目前,我市已投入3.1亿元建成监控平台5314个、安装探头5.6万个,基本实现城市居民小区、繁华街道、重点单位、公共场所、商场等重点区域全覆盖。同时,我市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扫痞”和“清网”行动,公众安全感明显提升。2010年,全市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5.28% ,居全省前列。
——从每一处欢乐的歌声开始,建设文雅洛阳。
我市以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河洛欢歌”为平台,定期组织低收入群体观看精品文化剧目,每年惠及困难群众4万多人。全市新建公共图书馆 11 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 15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28个,社区图书室100多个,村基层文化服务点1020个,并全部免费开放。目前,我市基层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队伍有 3000 多支,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 ……
可以这样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为民谋福祉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过程。福民无止境,创建不停歇。
夺牌不是终点站
幸福洛阳再启程
“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坚持队伍不散、经费不减、力度不软、问责不断……”
“每项工作都要为老百姓带来福音,不是为政绩也不是作秀,要让老百姓整体受益、根本受益、持续受益,然后全力支持、共同参与,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这才是创建的最高境界……”
这是记者摘录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部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时的讲话,字里行间充满着为民创建、持续创建的理念。
此次文明城市创建成功,绝不是文明提升与发展的句号,而是城市文明迈向更高水平的“加油站”。
更加文明的城市,必有更加文明的市民。文明美德是城市和煦的春风,爱心善举是生活明媚的阳光。借着捧回全国文明城市奖牌之际,呼唤河洛大地涌现更多好心之人、文明之士。
更加文明的城市,必有更多文明的“细胞”。目前,我市已有4个省级文明县区,700多家全国、省、市级文明单位, 4家窗口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龙门石窟荣获首批全国文明景区称号。要以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再接再厉,将文明创建的“细胞工程”推向深入,让文明之花绽放每一个角落。
更加文明的城市,要有更高的追求。创建无止境,作风务必硬,氛围务必浓,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以实现创建综合效益最大化,使创建长久造福洛阳人民。
更加文明的城市,要有更大的作为。创建成功,是克难攻坚的胜利,是实干争先的成果,是作风硬、洛阳兴的具体体现。这必将激励我们以更大的信心、更大的担当,打赢“六加一攻坚战”,谱写福民强市新篇章。
新征程,新希望,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