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新型农村社区:看舞钢市如何建设
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保持清正廉洁情操
学真经 下真功 求真效
市廉政教育基地在宜阳挂牌
名城建设:点睛洛城新形象
《火红的杜鹃花》在京首映
开元湖音乐喷泉暂停表演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新型农村社区:看舞钢市如何建设
  编者按

  在近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舞钢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介绍,引起各方关注。根据市委书记毛万春指示精神,本报今日编发这个发言材料,并配发洛平文章,敬请关注。

  近几年来,舞钢市在“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了城镇规划体系,并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接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着力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的战略基点作用。目前,1个中心城、4个中心镇、17个中心社区的城镇规划体系已完成修建性规划,4个中心镇已全部启动,17个中心社区已启动10个,城镇化率达50.9%

  在实施过程中,舞钢市主要采取“四三二”工作法。

  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根据区域特点、人口分布、文化特色、历史底蕴、资源优势等,由舞钢市住建局统一聘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等一流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规划。规划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由各乡镇统一组织开发建设,决不允许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决不能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确保了社区建设的品位和质量,基本破解了人往哪里去的难题。

  二是节约、集约用地原则。舞钢市190个村拥有存量建设用地7.11万亩,规划整合到17个中心社区后占用土地3.53万亩,可节约用地3.58万亩。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把节约的用地指标一部分用于社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调剂到中心城区及产业聚集区,基本破解了土地哪里来和粮食怎么保的难题。

  三是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原则。新型农村社区是否可持续发展,关键要有产业来支撑。舞钢市坚持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同步进行,优先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7个中心社区都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靠支柱产业来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彻底转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基本破解了民生怎么办的难题。

  四是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典型引导,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靠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感召群众,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入住群众都十分满意。

  出台三项政策

  一是土地收益反哺政策。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节余的土地指标形成的级差收益,全部返还给乡镇,用于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

  二是财政奖补政策。市财政对中心镇、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按照1:1进行奖补,并对农户在中心镇、中心社区内购房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土地规模经营大户进行实物奖补,连奖5年。

  三是项目资金集中打捆使用政策。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向中心镇、中心社区,提高资金的聚合效应和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基本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构建两大保障体系

  一是组织领导保障体系。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负责人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把社区建设列为重点项目,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责任制,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观摩。在已启动的中心社区成立党委或党总支,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舞钢市按照城市居民的保障标准,为入住中心社区的农民提供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真正让农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实现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舞钢市将用5年时间实现三个80%的目标: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80%、农村转移人口达到80%、城镇化率达到80%,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