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2年的阳光,即将普照洛阳。
持续“六加一”、提升“六加一”,是洛阳新一年的顺势而为,更是乘势而上。
“持续”“提升”,注定让洛阳的新一年充满挑战,更充满期待!
(二)清醒地审视,冷静地剖析,走过2011年的洛阳,“成绩单”背后是空前的压力。
项目建设有“软肋”。今年前11个月,我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只有52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除房地产外只有36个,导致工业投资增长仅为22.8%,居全省第15位。
机制转换有“掣肘”。今年,我市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虽然取得重大突破,但仍有一些单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千呼万唤不出来”。
环境创优有“顽疾”。今年是“环境创优年”,但时至今日,“庸、懒、散、软、浮、躁、怨、疲”等问题仍然突出。
…………
(三)真的勇士,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正视问题。
遵照“三讲”精神,我们就无法回避: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正是持续“六加一”、提升“六加一”最大的“拦路虎”。
斗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愿担当、不思进取,这样的精神状态,怎能够持续“六加一”、提升“六加一”?
本领恐慌、能力不足,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没办法瞎糊弄,这样的实战能力,怎能够持续“六加一”、提升“六加一”?
(四)要“持续”,要“提升”,提振精神是前提。
就在不久前,我们如愿以偿地将“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揽入怀中。回味那刻骨铭心的拼搏历程,最动人心弦的不就是那十年磨一剑的锲而不舍吗?
再展望未来,“六加一”攻坚战越向纵深推进,困难越多、阻力越大。斗志,唯有昂扬的斗志,才是“持续”、“提升”的根本保障。
保持昂扬的斗志,就要大力弘扬“包容开放、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的洛阳精神,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五)要“持续”,要“提升”,增强本领是关键。
过去一年,我们曾越过无数的“壕沟”,炸掉无数的“碉堡”,攻下无数的“山头”;新的一年,我们必然会面临更深的“壕沟”,更坚的“碉堡”,更险的“山头”。
(六)当务之急,要提升抢抓机遇的能力。
机遇,烟笼雾障,若隐若现,发现难、捕捉难。抓住了,就快人一步、高人一筹;抓不住,只能望洋兴叹、追悔莫及。
教师出身的张国贤从12平方米的烟酒店起步,一手打造拥有40多家连锁店的大张量贩,成为洛阳家喻户晓的“零售大王”。张国贤的成功,不就是抓住了超市业态兴起、扩张的机遇?
洛宁“牵手”香港中扩玩具,目前已安置劳动力8000余人,全年实现产值5亿元。洛宁的成功,不就是抓住了产业转移的机遇?
洛阳的机遇在哪里?
在中央“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中,在河南“持续求进”的发展主旋律中,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的巨大鼓励中,在全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战略中……
机遇,从来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洛阳,要冲上去、靠上去、贴上去!
(七)当务之急,要提升化危为机的能力。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洛阳“八个没有根本改变”……危机固然凶险,但危机之中更蕴含着重大转机!
危机,化得好,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就是要“危”中找“机”,变“危”为“机”,以“为”化“危”,以“为”求“机”。
(八)当务之急,要提升科学运作的能力。
外部看,环境有好有坏,条件有优有劣,运作好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运作不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内部看,“六加一”攻坚战硝烟弥漫、错综复杂,运作好了,事半功倍;运作不好,事倍功半。
刚刚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一拖福莱格公司,用“运作”演绎了一段传奇。依靠运作,这家曾经走到死亡边缘的企业奋力开拓客源,培育了陕汽、比亚迪等一批批绩优客户;依靠运作,这个走过了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老国企,自主开发的大轮拖覆盖件、驾驶室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成为“洛阳制造”的一面旗帜。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遵循规律,满盘皆活。
(九)当务之急,要提升创新创造力。
“六加一”攻坚战进行至今,不少老问题悬而未决,许多新问题扑面而来。老办法解决不了老问题,更对付不了新问题,创新迫在眉睫。
位于高新区的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仅有500多名员工的民营企业,如今却拥有80余项发明专利。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这个不起眼的小厂创造了硅芯炉一次性拉制五根硅芯的行业奇迹,填补了世界空白,一跃成为河南省首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思维要创新,醍醐灌顶灵光现;思路要创新,突破僵化眼界宽;方式要创新,蹊径另辟路自显;举措要创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在创新中杀出血路,就在守旧中一筹莫展。
(十)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
我们已经完成了2011的一段精彩赛程,我们满怀斗志踏上了2012的起跑线。
持续“六加一”、提升“六加一”,让我们一鼓作气、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