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明伟在检测蔬菜农药残留。 |
| 发放合格证。 |
|
核心提示
他们不是菜农,也不是菜贩,却每天都和蔬菜打交道;他们“驻扎”在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以及大型超市,抽样检测各种蔬菜,为市民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就是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员。
近日,我们来到涧东路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体验了检测员张明伟的一天。
体 验 检测过程严谨细致
上午8时,我们在涧东路农贸市场见到张明伟时,他已经开始了蔬菜抽样。
张明伟随机抽取商户的蔬菜。“这个市场有36家菜商,每天要从中随机抽取16家的16种蔬菜进行检测(每家一种)。”他边说边从摊位抽取所需的样品,同时在本子上仔细记录抽取商户的信息和蔬菜品种,“抽样时一定要记录清楚样品的来源信息,以保证统计结果时不出差错。”
张明伟说,抽样时,他们一般以叶子类蔬菜为主,因为这些菜常使用农药,而且农药残留时间会更久些。此外,抽叶子类蔬菜还可以减少商户的损失,如果抽萝卜之类的蔬菜,切一块之后,商户就不好卖了。
8时25分,抽样完成,张明伟回到农贸市场内的蔬菜检测点。在这里我们看到,桌子上放着试管、烧杯、提取液、水浴锅、残留农药测试液等检测用品。张明伟介绍,检测需要的药剂有提取液、底物、酶液以及显色剂。因为酶液和底物这两种药剂一般要低温储藏,使用时还要加热。“所以我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两种药剂从冰箱里取出来,再去采样,等回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8时30分,张明伟换上工作服后,开始检测。他先把抽取回来的蔬菜切碎,分别放入8个烧杯中。“检测机一次最多检测8种样品,所以16种样品的检测需要分两次进行”。接着,他在烧杯里加入20毫升的提取液,震荡了1分钟。“冬天温度较低,蔬菜需要在提取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他一边给我们解释,一边用吸管将提取液滴入小烧杯中。10分钟后,张明伟加入50微升酶和50微升显色剂,摇匀之后又加入了50微升底物。“现在要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转移到检测机的比色皿中。”他边说转移混合物,并迅速将比色皿放入检测机中开始检测。
张明伟说,检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操作流程认真操作。
9时,第一组检测结果出来了,8个样品全部合格。接着就是第二组的检测。张明伟说,这里的菜商大都从中原菜市场进菜,那里也有检测点,所以蔬菜质量大都有保证。
9时30分,第二组检测结果出来,也是全部合格。随后,张明伟来到农贸市场的东入口,在检测结果公示栏公布当日的检测结果。
9时40分,张明伟回到检测点,填写了“洛阳市农产品市场准入检测结果合格证”,并将合格证发放到抽检商户摊位上。
10时20分,张明伟回到检测点填写工作日志。
背后 工作之中找寻价值
■年过半百,从头开始
张明伟今年57岁,家住西工区上阳路。2009年3月,因为单位减员,张明伟下岗了。虽已年过半百,但工作了30多年的他还是闲不住,看到市农业局的招工启事,他立即报了名。经过半个月的培训,他加入到蔬菜检验员的队伍中。
张明伟说,下岗前,他在厂里从事基建、机修等工作,蔬菜检验员的工作,他之前从未听说过。“这跟之前的工作完全不搭边,完全是从头开始”。
经过岗前培训,张伟明知道了什么是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和无机蔬菜。培训期间,张伟明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十多天后,他就完全掌握了蔬菜检测的工作流程。
从事了将近3年的蔬菜检验工作,张明伟每天都重复着这四个环节:抽样、检测、公示、发合格证。除了春节期间,张明伟的工作从未间断过。
■责任在肩,严谨细心
张明伟说,刚开始工作时,一些商贩对每天一次的抽样检测很不理解。有商贩说:“你一天抽我1根豆角,一月就是30根,这差不多就是1斤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他都会耐心地给商户解释,讲解检验知识。
“虽然这里的蔬菜来源也有检测点作保障,但一些商户可能从其他渠道进货,所以一点都马虎不得。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张明伟说,去年4月,他就检测出一商户从外地批发的豆角所含防腐剂超标。
“要让老百姓吃到健康菜、放心菜,这个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两年多来,张明伟的十几本检测工作日志里,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每天的检测品种和结果。“在岗一天,就要负责一天。”张明伟说。
采访札记
目前,我市有65个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约有100名检测人员。因为是公益性岗位,他们每月的工资并不高,扣除“三金”后仅剩下几百元钱。但他们依旧尽职尽责,为市民每天能吃到安全健康的蔬菜而工作着。
采访结束时,张明伟告诉我们,按规定,他的工作时间只有4年,但如果可能的话,他还会接着干,因为这份工作让他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更多人服务,这就是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