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龙年春节网络热词盘点
1988年: 洛阳全面启动“房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1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1988年: 洛阳全面启动“房改”
  1988年是个戊辰年。这一年是改革开放10周年,也是洛阳解放40周年。

  全国首个新闻数字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

  1988年7月,洛阳日报社建成全国第一个新闻数字卫星地面接收站,这也是亚太地区首个新闻数字卫星地面接收站。

  除报社自采的新闻外,中国各类报纸很大一部分内容多采用新华社电稿。在此之前,地方报社要接收新华社电稿,需要通过无线电波接收新华社的短波信号,再用摹写机将信号转化为汉字,编辑后见报。这种电台接受方式不仅噪声大,而且接收慢、效率低,接收千字要半个多小时,接收的文章还常常会出现模糊不清或大段空白的情况,需要人工描字、二次接收或电话核实。

  1988年7月初,洛阳日报社开始建设新闻数字卫星地面接收站。新华社技术局对此大力支持,派出总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他们长期驻扎洛阳,试验卫星远距离传输。7月21日,亚太地区第一个新闻数字卫星地面接收站在洛阳日报社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试验,卫星数字信号直接进入报社电脑,传输效果也令人惊叹:每秒可接30个字,误差率只有数百万分之一,传输成本也大大降低。  

  住房制度改革启动

  1988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决定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

  洛阳市积极响应。当年2月,市政府批准成立洛阳市房地产仲裁委员会。5月,为加强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洛阳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后将其改为洛阳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次年7月,市政府撤销洛阳市房地产管理处,成立洛阳市房地产管理局。

  在“统一政策,因地制宜,分散决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下,洛阳先后有50多个单位探索性地实行了“抵押出租、以息代租”、“租房交纳租赁保证金”和“优惠出售公有住房”等多项举措,先后优惠出售公房2405套,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回收资金2271万元;抵押出租、以息代租公有住房2701套,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回收资金1229.6万元。通过改革,洛阳初步缓解了住房矛盾,筹集了一定的建房资金,并为住房制度进一步配套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市内各大企业通过集资建房、旧房收取抵押金、新房优惠出售等改革措施,疏通了贷款、企业投资、个人集资建房的渠道,使房改、房建工作初步进入良性循环。

  伴随住房制度改革开展,1988年3月21日,洛阳市建设银行房地产信贷部成立,负责办理洛阳市房改资金的筹集、结算、贷款等业务,共设代办专柜6个,住宅储蓄所8个。当年,市工行也建立了房地产信贷公司,内设信贷部、储蓄部、计财部,并在市区和县区设立代办处11个。经营业务为:城镇居民住宅储蓄与住宅贷款;单位住宅基金存、贷款;住宅建设专项贷款;建筑安装企业流动资金存、贷款;代理单位发行房地产债券;建筑材料补偿贸易贷款;住宅信息咨询服务等。

  “价格闯关”引发抢购风潮

  1988年,国家取消价格双轨制,放开了物价管制,但由此引发的物价飞涨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甚至引起普遍恐慌,几乎全国都出现了抢购风潮,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了抢手货,有些商店的东西几乎被抢购一空。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对物价和工资制度进行改革。7月28日,国家决定对13种名烟名酒放开市场价格。北京、上海、天津的商店在开门的几个小时内,库存的烟酒就被抢购一空。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的“价格闯关”消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用五年时间,初步理顺价格关系。当天,抢购狂潮涌起。

  这次抢购风潮波及面非常广,不仅发生在大城市,而且迅速席卷全国中小城市和部分乡村地区。突如其来的全国性抢购风潮,加上通货膨胀,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8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紧急通知:改革方案中所讲“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指的是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长远目标,当时这个方案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通知同时指出,为了稳定金融秩序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由人民银行开办保值储蓄业务,使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利息不低于或稍高于物价上涨幅度。在9月底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上,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被定为之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

  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年,中国科技和军事取得重大突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9月7日,我国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9月14日至9月27日,我国在东海海域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并取得成功,从而使中国核潜艇真正具备了核打击的能力;10月16日,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记者 石蕴璞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