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尊师传理学 千古留佳话
巍然矗立旷野中 见证沧桑逾千年
神龟止水救村民 交通驿站化村落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1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程门立雪传说:
尊师传理学 千古留佳话
见习记者 肖依斐 记者 姜春晖 通讯员 栾海宁
  绘图 李玉明
  核心提示

  程门立雪是诞生于洛阳伊川一带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程颐和程颢的直传弟子杨时、游酢登门求学于程颐的一段佳话。该传说自北宋以来,经百姓口口相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近日,我们来到该传说的中心发源地——伊川县鸣皋镇,聆听老人和专家为我们讲述这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1  著书兼讲学 弟子聚书院

  程颢(公元1032年~公元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公元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

  程颐与其兄程颢是洛阳人,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奠基者,被后人合称为“二程”。他们的学说被后人称为“洛学”,后经杨时等人南传至朱熹,最终发展成为程朱理学。

  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时任西京留守文彦博,将自己在伊川鸣皋的一处庄园赠送给程颐作为著书讲道之所,这庄园被命名为“伊皋书院”。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书院被毁。元时,炮手总管勖实戴率兵镇守鸣皋,读“二程”《遗书》,受其影响,遂筹资材,募工役,于旧址重建书院。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为“伊皋书院”赐额曰“伊川书院”。

  程颐自创建书院至去世的20多年间,长期在书院著书讲学。据朱熹《伊川先生年谱》记载,“四方之士,从游者日益众”。其中,有史可考者,有80多人,吕大临、杨时、谢良佐、游酢被称为“程门四先生”。

  2  门外深雪中 伫立待师醒

  杨时、游酢二人,原先拜程颢为师。程颢逝后,他们知道程颢的弟弟程颐学识渊博,就又找到程颐继续求教。

  “故事发生在他们初次到伊皋书院拜见程颐的那天。”伊川县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杨时、游酢一大早就来到伊皋书院。童子说先生晚上用功著述现在正在休息,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

  这时,天降鹅毛大雪。一会儿,大地银装素裹。过了好半天,程颐才得知杨、游二人站在门外,连忙吩咐童子将他们请进来。童子出门一看,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深了,杨、游二人却在檐下静立如初。

  “那时,杨时已经40多岁,而且已考中了进士,学问也非常渊博,可谓功成名就,游酢也是当时小有成就的学者。二人能够如此谦虚谨慎,尊敬师长,这让程颐很是感动。”该负责人说。

  从此,程颐将二人视为得意门生,悉心传授他们学问。杨、游二人也不负所望,刻苦学习,终于得其真传,皆成一代理学大师。

  3  求学先尊师 千古留佳话

  程门立雪的故事源远流长,游酢的《书行状后》记载:“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雪深一尺矣。”

  此外,《二程语录》、《宋史》中均有程门立雪的记载。经过长期口口相传,这个故事的有些内容虽已偏离史实,但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被世人视为尊师重教的典范。

  “历代统治者对程朱理学的推崇,对程门立雪故事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该负责人说,全国很多书院建起了“立雪阁”、“立雪讲堂”等,尤其是教育界把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教的教材,大加提倡。程门立雪也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成语典故,被收录在《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重要辞书中。

  近代以来,为了强化程门立雪的感染力,民间版本的程门立雪把“门外雪深一尺”作为一个关键细节,说杨时、游酢二人一直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用特写镜头,把杨时、游酢拜师求学的执著身影,定格在人们心中。

  目前,相关部门通过建档、保存、宣传和传承保护等有效手段,继承程门立雪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