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8日,北京东城区一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物品。(新华社发) |
|
核心提示
2月8日,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奇的“调包案”:快递员探包并假冒客户签字拒收,经理拆包调包,司机销赃,全套流水作业后,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在快递环节变成砖头。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快递业已成为涉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性服务行业。然而,由于管理缺乏“硬部门”、监管缺乏“硬指标”、处罚缺乏“硬杠杆”,快递业目前乱象丛生,亟待整顿。
1 员工勾结 手机变砖头
去年春节前夕,北京宅急送公司将一个内含价值近4000元的手机包裹错发到该公司通州区东关营业点。营业点经理孙利民偷偷把包裹打开,用砖头替换手机,然后将包裹封好发往宅急送公司北关营业点。
初尝甜头的孙利民对于如此快速来钱的方式甚感满意,但他也意识到长此以往风险太大。于是,他想到了做快递员的老乡马建利和宗晓东。
“我和孙利民小心打开包裹往里面放了点儿瓷砖,再塞上泡沫封好。”被告人马建利在庭审现场讲述自己将手机快件“变砖”的过程。之后,由宗晓东以收件人拒收为由,将包裹退回寄件人。货运司机邢红波负责销赃。
“直到配送给联通公司的7部价值2.5万余元的手机丢失,宅急送公司来到通州盘货才发现此事。”此案公诉人、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黑建彤告诉记者。
起诉书指控,至2011年5月案发时,上述3个人在4个月时间里共截留快递包裹6次,调包的手机等贵重物品总价值近4万元,已构成刑事犯罪。
2 快递业存在“四宗罪”
除了上述令人称奇的调包行为外,快递业种种怪状让消费者叫苦不迭。消费者将快递业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四宗罪”:
一宗罪:“快递变慢送”,延误晚点成常事。据国家邮政局通报,春节期间快递延误的投诉量居首位。二宗罪:快件丢失。三宗罪:拒绝验货成霸王条款。四宗罪:保价金额随便定,事发后拒绝赔偿。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快递企业因为业务量过大、自身条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选择将业务外包、倒手给不具备运送资质的企业或个人,一些快递员乘机调包、盗窃,甚至贩卖客户信息,进一步加剧了快递市场的乱象。
3 规范管理成当务之急
尽管快递业存在种种问题,但由于管理缺乏“硬部门”、监管缺乏“硬指标”、处罚缺乏“硬杠杆”,消费者想要投诉索赔却是难上加难。
根据我国邮政法和相关规定,快递业的监管部门包括邮政、工商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般省一级邮政管理部门只有几十人,面对雨后春笋般成百上千家快递企业及其加盟连锁门店,监管部门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而消协接到投诉后,只能协调、督促,没有行政处罚权。
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根据邮政法规定,快递属于竞争性业务,发生赔付事件时是按民法执行,具体是走合同法。然而,合同法并没有对快递遗失作出可操作性的规定。在没有保价的情况下,快递公司一般只会按照运费的3倍进行赔偿,消费者往往得不偿失。
徐勇建议,在当前法规的基础上增加有关服务、赔偿等标准的司法解释,使得消费者索赔有法可依。在快递行业监管方面,一是要建立快递服务行业保障机制,入行企业就要缴纳保障金;第二是建立赔偿基金,假如是企业原因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就要多赔偿;三是要尽快给快递企业进行等级评定,便于消费者选择。 (据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