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洛阳将以何种姿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体现“洛阳声音”、塑造“洛阳形象”?
在《“十八谈”映像版·洛阳篇》中,市委书记毛万春真切作答:要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做示范。
做示范——不仅是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有的担当,更是洛阳为自己确立的新标杆!
既然是“新型”的“三化”,就要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一个“新”字,代表的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导向,彰显的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要领。突出这个“新”字,680万河洛儿女将描绘出千年帝都的崭新篇章!
(二)“新”是呱呱坠地的婴儿,活力无限;“新”是含苞欲放的花蕾,生机勃勃;“新”是东方升起的朝阳,温暖明媚。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康庄大道上,洛阳肩负探路重担,但面前的道路又如此坎坷。“求新”,不能停留在某一个层面上,而是思想要新,工作要新,作风更要新!
(三)近年来,虽然我们在努力向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奋进,但是诸多不“新”的思想、工作、作风,正在阻碍着我们的步伐。
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去年,洛阳新区建设进一步加快,“三村”和旧城改造实现大突破,全年拆迁超过2000万平方米。然而,城镇化仍然不“特”,经营城市“说得多、做得少”,资金、土地、文物等制约瓶颈仍未真正打破。
这是一个悬殊的对比。当前,我市15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387家集中在矿山、铸造等传统领域,全省认定的59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洛阳116家、不足郑州一半。洛阳工业老而不新、大而不强。
这是一个待解的难题。去年,洛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756元和6532元,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悬殊,城乡二元体制仍未破除,农民生活仍待改善,农业效益仍待提升,农村基础仍待加强。
因为不“新”,我们尝到的是不优、不强、不大等带来的艰辛;因为不“新”,我们更须开拓创新、奋力前行!
(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哪里?
“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就新在相互融合、不可分割;“新”就新在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五)立异标“新”,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力量。
就洛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来讲,无论是立异还是标“新”,强调的都是要走差异化之路,即要走出一条洛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我们要坚持按照“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宜居”的特色定位,实现“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总体布局,运用经营城市理念,让优势更优,让特色更特,让活力更活。
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有利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辐射农村的地方,加快推进项目向园区、土地向规模经营、农民向新型社区“三集中”,不搞一刀切,只求见实效。
(六)全面创“新”,突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地位。
洛阳工业,既要“长大”,更要“变强”;既要“制造”,更要“创造”;既要“大步前行”,更要“低碳循环”,如此方能真正成为主导。
我们要坚持结构调整和全面创新,发挥独特优势,加快产学研军融合,提升洛阳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
我们要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约利用和产城融合互动理念,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强大载体。
我们要用好倒逼机制,坚持堵疏结合,把碧水蓝天工程打造成科学发展的“控制阀”。
(七)吐故纳“新”,筑牢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基础不稳,“三化”无本。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仅仅局限于洛阳这一区域而不是站位全国来谈洛阳的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则永远无法实现。
我们要跳出“农”字做文章,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破解“三农”难题,让农民“放下锄头进车间,口袋里面鼓起钱,屋后还有一片田”。
我们要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向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我们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在提高农业效益上取得新进展,筑牢“三化”的基石。
(八)孜孜求新,焕然一新。
突出一个“新”字,洛阳一定会有新担当、新作为、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