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原大地发春华,千年帝都绽新芽。
在《“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的画里画外,洋溢着古都洛阳的文化自信。一句“把洛阳的历史文化进行‘活化’”,推开了一扇文化复兴的大门,通向一个属于洛阳的“春天里”。那里大地开化,河流解冻,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一招制胜,满盘皆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正是洛阳赢得未来的一招“活”棋!
(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理循环,生生不息,隐含着一个“活”字。
“活”,流水因之不腐,户枢因之不蠹;“活”,化危机为转机,化腐朽为神奇。从本质上讲,“活”就是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生命线,就是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大动脉!
(三)长久以来,尽管我们极不情愿,却不得不面对“两个洛阳”的尴尬。
一个是“历史洛阳”——坐拥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集“三符”、“三代”、“三教”、“三学”于一身,其历史文化之厚重,中国乃至世界任何一座城市几乎无法比肩。
一个是“现实洛阳”——“有说头”却成了“没看头”,“聚宝盆”却成了“通风口”,“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却成了“千年帝都黄土间,河洛文化老三篇。满天星斗无明月,游客匆匆一日还。”
尴尬背后,还有更多悬殊的对比。以2010年为例,北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2%,杭州为11.8%,西安为5.5%,而洛阳的文化产业占比不超过5%,远低于其他古都,甚至不及深圳等新兴城市。
切肤之痛,犹在昨日——洛阳人还要经受多少回“十问洛阳”,还要感叹多少次“情何以堪”?洛阳的文化古树如何才能发出新芽,如何才能再度参天?
(四)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固其根、弘其魂、发其力、成其效,无“活”不达,无“活”不兴!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对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形成了共识。毫无疑问,找准自身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在河洛文化传承弘扬上打造品牌,这是“务实洛阳”最切题的“立足于实”、最亮眼的“点睛之笔”、最充沛的“活力之源”!
(五)如何瞄准一个“活”字,让河洛文化释放出应有的活力?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深埋于地下、记载于书中的河洛文化及其元素“浮”上来、“走”出来、“活”起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变成品牌化、叫得响的文化产业,变成现代城市竞争所必需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硬支撑!
(六)“活”从观念生,观念一变天地宽。
树立“文化为王”观念。要把文化作为龙头,借助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这个大一统的平台,统一打造、协调运作、深度开发各种人文要素,坚决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要拿出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通过多元化的宣传平台、开放性的保护手段、现代化的技术措施,把巨大的文化资源变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实实在在的产业、实实在在的品牌,使“两个洛阳”浑然一体。
树立“精品至上”观念。无论是打造“四张名片”,还是推进“八大旅游行动计划”,抑或是实施21个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决不可随心所欲、大而化之,都必须做到精心、精准、精致,使之成为精品、极品甚至绝品,成为洛阳历史的“展览品”、洛阳今天的“代表作”、洛阳明天的“标志物”。
(七)“活”向市场求,市场里面有真金。
利用市场解大难题。规划、土地、征迁、水系、文物、资金“六大瓶颈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钱从哪里来”的难题,绕不开、躲不过,如何破解?向杭州学习,向成都学习,向重庆学习,走市场运作的路子!着力推进城市资源、资产、资本的市场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利用市场谋大作为。将洛阳的文化优势、旅游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城市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的产业集团优势,形成文化、文物、旅游、园林联合开发、统一运营的市场运行模式;加快文化与文物、旅游、会展、房地产、娱乐、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加快推动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形成大文化、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的全新开放格局。
(八)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活”出生机,“活”出力量,“活”出品质。河洛文化活力无穷,千年帝都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