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昆明:从办文化到经营文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化旅游特色化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2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昆明:从办文化到经营文化
  昆明市景 (资料图片)
  图片从上到下依次为: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上的白族少女、昆明世博园、昆明国际车展模特、昆明城市景观。    (资料图片)

  编者按

  近年来,昆明市大力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办文化到经营文化”的全面转变。当前,我市正按照市委“着力打造河洛文化传承弘扬品牌”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市的文化建设。近日,市委政研室整理归纳了昆明改革的相关经验。本报今予转发,敬请关注。

  昆明市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整合有效资源,提升品牌品质,全面完成了发展大文化的谋篇布局。他们将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和市体育局三局合一,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昆明市广播电视台(集团)和昆明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全面改、彻底改、改彻底的目标,让国有文化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变“输血”为“造血”,全力打造“昆明文化演艺市场的旗舰和航母”。

  1 转企:从“输血”到“造血”

  第一步,改制电影企业

  最早进行改革的是电影企业这种与市场密切接轨的经营性文化单位。2004年,昆明市将所有的电影公司从文化事业单位一步改成了民营企业。经过7年多的时间检验,这些企业总体发展态势很好。

  第二步,改制文艺院团

  在完成了相对容易的电影公司改制后,一直被视为“难啃的骨头”的文艺院团的改制纳入了昆明市委、市政府的规划。昆明最早有5家专业艺术院团。2006年,他们把原昆明市交响乐团、民族歌舞团、儿童艺术剧团、花灯剧团和滇剧团整合组建成立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

  第三步,改制国有文化事业单位

  在推进文化大发展的过程中,昆明市的决策者认为,如果纯粹从经济效益讲,演艺产业在全市所有文化产业中不占很大比重,但昆明要致力成为民族文化强省枢纽,就要更多地从提升城市文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这方面,国有文化企业有优势,如与民营文化企业共同形成合力,会在文化昆明的建设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按照这种思路,2009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昆明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市春城剧院有限公司、昆明市长春剧院有限公司、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歌舞团)和昆明新潮娱乐厅5家单位重组,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昆明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全面改、彻底改的目标。让这样的国有文化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变“输血”为“造血”,在昆明文化演艺市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至此,昆明市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扎扎实实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2 市场:从“类型分块”到“效益整合”

  对演艺市场条分缕析

  昆明市的演艺市场大约分为五大块,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由民营企业投资、演艺和旅游结合、完全针对旅游市场的演出。昆明市把云南26个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文化与昆明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紧密联合,突出旅游产业的“人文核心”作用,拓展文化旅游内涵。现在的昆明,无论是在剧场、饭店还是旅游景区景点都有这种“文旅”结合的演出,这种演出民族特色突出,场内气氛热烈,经济效益也很可观。第二种类型的演出是专门针对国外群体需求的演出。第三种是和都市文化相结合的演出,这种演出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为都市大众服务,类似于长沙的歌厅文化路子。第四种是把国内外经典的演艺产品引进到昆明进行商业演出,满足市民高端的文化消费需求。这类演出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昆明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部分——昆明剧院。最后一种类型是业余团队演出,目前昆明有1300多个演艺团队,有的是纯粹的自娱自乐,但有的也有一些经营行为。在这五大演艺产业中,发展势头最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是民营企业投资的针对旅游市场的演出,而像昆明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国有文化企业则主要承担了第二、三类的演出。

  从昆明的实践看,运作第四类演出是有很多困难的:引进这些经典节目,老百姓很高兴,但企业却很头疼,因为要想赢利非常不易。以运作得最好的昆明剧院来说,当时引进柏林交响乐团和《大河之舞》,光是出场费就分别需要60万元和200万元。在昆明这种习惯看免费演出的文化背景下,企业要先投那么多钱进去,然后通过一张一张地卖票、找赞助来收回成本,能够持平就很不容易了。这种情况促使昆明市的决策者们不得不思考如何为国有文化企业寻找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发展道路。

  坚持体制创新

  要打造“航母”,首要的就是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他们从创新机制入手,全力推进观念转变,充分发挥演艺集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演出市场发展、新作品产生的氛围和环境,在市场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3 起步:从培养观众群开始

  搞好文化产品定位

  昆明市国有文化企业的经营者们认为,对于出售文化产品的国有文化企业来说,创新乃安身立命之本,国有大型演艺集团单纯学民营企业搞旅游市场演出肯定不行,复制丽江那些旅游景区的演出也不行,必须立足本地、立足于昆明。昆明是一个都市化城市,国有大型文化企业的演出产品定位要与都市人的需求相结合。这是主流,是主业,搞好主流、主业的同时,还要拓展相关的产业,要围绕演艺产品拓展、拉长自己的产业链,多点支撑,做大做强企业。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昆明市的文化经营者们清醒地认识到,推动城市文化创新实践的关键在于提高都市的文化品位。要提高昆明市的文化品位,重在全面提高全市市民的文化品位。经过认真策划,他们依靠国有文化企业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把自己有特色的产品真正走向市场,把国内外的经典节目、优秀节目切实引进来,培养好自己的演出市场,从而带动昆明市民整体文化品位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扎实提高昆明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质,打造一个鲜活、靓丽、诱人的昆明城。

  昆明的做法告诉我们,尽管企业的天性是逐利的,但国有文化企业应树立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暂时不考虑经济效益,哪怕是微利甚至是贴本都要坚持去做,其后续的影响力是大而持久的。文化市场是有潜力的,只有剔除旧体系,创新并激活新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造血”功能,认真策划、扎实经营,培养好自己的演出市场,培养好演出市场的观众群,才能保持健康、永续发展。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