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专 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跨越赶超铸辉煌 福民强区谱新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2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跨越赶超铸辉煌 福民强区谱新篇
——瀍河回族区两会聚焦
  铜驼暮雨广场全景
  豫西地区最大的名优轿车集散地
  规模宏大的建材城
  花园式的新农村塔西花园
  铁路机械设备制造项目
  美丽的洛阳东出口
  旧城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新街
  核心提示

  2月24日至27日,瀍河回族区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协瀍河回族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区长张文选代表区人民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展望描绘了未来五年的蓝图。区委书记马志强就今年全区的工作提出要求。

  区长张文选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这个报告。张文选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为三大部分,一是2011年及本届政府五年来的工作回顾,二是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三是2012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福民强区”总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3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21.8%,高于年目标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27.1%,高于年目标1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8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年目标2.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711元,同比增长23.9%,高于年目标14.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1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年目标5.3个百分点。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全区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也标志着本届政府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光荣使命。

  关于今后五年工作,张文选指出今后五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三产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战略,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把全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富有时代气息的民富区强、社会和谐、现代文明的新瀍河。

  在对2012年主要工作进行部署时,张文选指出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之年,也是推进瀍河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一是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二是持续抓好产业调整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持续抓好服务保障,夯实经济运行基础;四是持续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建设和谐宜居城区;五是持续抓好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六是持续抓好政府自身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2年的工作任务已经确定,怎样落实,说到底要靠扎实的工作作风。市委、市政府已把今年确定为“作风转变年”,区委书记马志强就怎样在全区营造更加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干事创业氛围早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要负起责任。要知责,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担责,就是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尽责,就是要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干实事上,干好每件事。二是要提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习能力;其次要提高决策能力;最后要提高运作能力,抢抓机遇、敢想敢干,超前运作,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三是要注重实效。干工作、办事情,必须注重结果,确保实效。要在用心上下工夫,要在高效上下工夫,每位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只争朝夕,不等不靠;对群众的诉求、企业的要求、基层的要求,不找借口,迅速办理,善始善终,确保实效。要在具体上下工夫。干工作一定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一步一步去抓落实、抓具体。四是要严于律己。严于律己,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要秉公用权,要淡泊名利,要管住小节。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更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五是要公道用人。要树立公道用人的导向,要严格公道用人的标准,要完善公道用人的机制。要注重到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鼓励扎根基层一线工作的用人机制,激发干部的活力和创造力,努力在全区创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马志强强调,做好2012年全区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瀍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自我加压,勤奋工作,克难奋进,主动作为,奋力推进福民强区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聚焦:今年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

  1.预算投资2300万元对四通路进行全面改造;预算投资120万元完成5条背街小巷道路改造、20条背街小巷路灯线路改造、线杆维修和节能灯具更换。

  2.预算投资1150万元用于加强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辖区小学计算机网络班班通工程和取暖降温工程、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3.预算投资650万元用于平安建设,其中120万元用于加强灭火救援攻坚组装备建设。

  4.预算投资1000万元用于特色农业“四个一千亩”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中转站建设。

  5.预算投资5000万元新建公租房400套。

  6.预算投资210万元用于妇幼保健中心硬件建设。

  7.预算投资800万元建设环卫之家和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8.预算投资350万元配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9.预算投资350万元加强4050人员及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

  10.预算投资100万元建设7个计划生育精品社区。

  为此全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始终把增投资作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的关键环节,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产业发展,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实施项目30个以上,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重点抓好洛阳国龙物流园和丝路起点文化展示2个投资百亿元项目的启动实施。强力推进恒大绿洲、地久新城、九龙苑、居业美丽家二期和海腾玻璃、巨龙彩钢等在建项目,争取早日竣工见效。

  二、持续抓好产业调整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国龙物流园、通和农副产品物流园、名车苑、310国道商用车市场、百年家居建材城等“五大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恒大购物广场和恒大五星级酒店项目启动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培育发展启明东路餐饮街、启明南路商业街、新街商贸民俗街、东关文化旅游购物街等四条商业特色街区,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依托总投资7.1亿元、即将投产的城市轻轨车辆制造、“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检修基地项目,推进现代装备制造维修基地建设。推进城郊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的要求,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持续做好特色农业“四个一千亩”工程。

  三、持续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建设和谐宜居城区。按照“城乡一体、同步规划、科学布局”和“产业聚集、功能完善、集约发展”的原则,着力推动基础设施网络与城市向东发展全面对接。加快完成金家街、五股路等旧城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编制,确保今年实现全区城乡规划全覆盖。加快征迁步伐。尽快完成史家湾、旭升、北关、下窑等地块在建项目的征迁工作,突出抓好各项目安置房建设,为下一步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打好基础。加快九都路北地块、中窑村、机车厂棚户区改造二期、537厂棚户区改造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实施动迁,确保全年完成征迁面积170万平方米以上。高标准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和提倡集中规划、联村建设,推进马坡、小李村、盘龙冢三个村,吕庙、马沟、拦沟三个村以及塔东、塔西两个村联建方案规划,为全区下一步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回眸:过去五年的工作

  核心提示

  五年来,该区连续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集体”、“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区”和“双拥模范区”。

  2011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同比增长25%,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城市轻轨车辆制造、通和农副产品物流园、国龙物流园、310国道商用车市场、客运东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了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瀍河重点项目签约专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152.5亿元。全年累计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2.2亿元,占年目标的117.5%;实际利用外资4171万美元,占年目标的101.7%;出口创汇928万美元,占年目标的123.1%。

  城市征迁全面提速。全年实施旧城、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14个,完成征迁面积211.96万平方米,开工面积275.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5.25万平方米。

  创建工作卓有成效。以“一节两创”工作为契机,深入开展碧水蓝天工程、农村环境60天集中整治、食品安全综合执法、店外经营及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遏制违法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辖区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本届政府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光荣使命。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瀍河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与2006年年底相比,2011年年底全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62倍,年均增长10.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2.45倍,年均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48倍,年均增长2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5倍,年均增长40.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97倍,年均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58倍,年均增长20.9%。

  五年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商贸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名车苑、百年家居建材城等商贸市场销售额平稳增长,对周边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到去年底,第三产业在全区GDP中所占比重已达53.7%,比2006年底提高了8.3个百分点。工业产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步伐加快,十五局集团、紫金银辉等骨干企业荣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荣誉称号。2011年,全区21家工业企业中,产值超亿元的有6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1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5亿元。农业产业效益不断提高。实施了核桃、牡丹、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4个千亩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万熹福瑞、熙春花园、新房家园等20余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投用,恒大绿洲、地久新城、九龙苑、北关村改造、史家湾村改造等旧城和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塔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文化站、安居路、塔东路、启明南路延伸、洛白路瀍河段综合治理、洛浦公园东延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用。瀍河上游治理、东区热源厂、洛阳东公交站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全区82个无主管理社区、74条背街小巷及城中村道路完成改造,辖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五年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先后投入2800余万元用于环卫设施升级改造、城中村整治、市场和“五小”行业治理,辖区232个居民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五年累计投入分别达到2.55亿元、2585万元、581万元和1.27亿元。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五年累计投入达1.65亿元,截至2011年年底,全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2344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3155人,共有6236人享受到城市低保,1674人享受到农村低保,55名五保对象得到供养,全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规划: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奋斗,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要实现比2011年翻一番;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要分别达到3万元和1.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业产值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达到70%以上,工业实力显著增强,高效农业初具规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区属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力争连续四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马延林 朱波 王少峰 白云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