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植下绿苗,如何收获绿荫
护林员:大山深处的守望者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3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护林员:大山深处的守望者
  核心提示

  他们穿行的脚步留在林间,他们辛劳的日月也被刻在树木的年轮里,他们就是山林的守望者——护林员。近日,记者来到国有洛宁县吕村林场,体验护林员杨红民的生活。

  体验 巡林有苦也有乐

  ■巡林一次需步行4个多小时  

  吕村林场面积达25.4万亩,共分为6个工区。当天上午,记者从洛宁县城驱车35公里,来到林场中最大的工区——罗岭工区,见到了从事护林工作22年的护林员杨红民。他先后换过5个工区,护林行程超过2000公里,他所管护的林区,林木损失率低于每亩1株。

  见到杨红民时,他刚用了4个多小时巡护完贺沟林区,回到护林房中,裤腿底部沾有不少泥土。

  稍作休息,杨红民又要前往罗岭工区中离护林房最近的十字岭林区。他说,自己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制止乱采乱伐、森林火灾和牲畜进入林区。现在天气干燥,正值森林防火期,因此,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火。为了查看是否有火情,杨红民需要走10多公里山路,爬上山头的最高点。

  前往十字岭林区的道路很崎岖,有些路段的坡度在50度左右。大小不一的碎石掺杂着泥土,使路面变得凹凸不平。到达十字岭林区后,记者放眼望去,只看到整片的刺槐,却未看到有上山的道路。杨红民跨过山脚下的土堆说:“巡山护林就没啥路,得从这儿跨过再爬上去。”

  杨红民此次巡林的首要任务是查看是否有村民的牲畜跑进林中毁坏林木,而后,他还要到山头上查看周边是否有火情。

  初春,刺槐林都是光秃秃的,一些从树根部发出的枝条有一人多高,爬山者需用手将其拨开,以免被划伤。山坡上坑坑洼洼,爬山者稍不留神就会崴脚。记者手脚并用,一边拨开那些带刺的枝条,一边低头注意脚下的碎石、坑地,而前面带路的杨红民却走得很“顺溜”。

  杨红民说,这个林子的路算是最好走的。自然林最难走,尤其是下雨时,植被茂密,山路湿滑,护林员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受伤。

  ■巡山护林苦中作乐  

  水壶、斧头、剪刀是杨红民每次巡山的工具,而腿、眼、嘴则是他的巡山三件“法宝”。

  在前往山顶的途中,杨红民不时用斧头砍掉多余的细小树干、用剪子修剪分叉过多的树枝。走到一半,杨红民突然蹲下身,指着山坡上凹下的一部分说:“这就是牛羊的脚印,我们就是顺着这些印子找到闯入林区的牛羊,再把它们赶出去的。”

  整个巡林过程中,护林房中的一只大黄狗始终跟随着杨红民。这只名叫“虎子”的黄狗每次都会跟随护林员巡山,一看到有牛羊或火情就会大叫着飞奔过去。

  虎子的陪伴给杨红民的生活平添不少乐趣。而象棋、扑克牌也成了杨红民和同事们排解孤独的娱乐方式。

  背后 甘做平凡护林人  

  ■祖孙三代护林员  

  杨红民是洛宁县赵村乡凡村人,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护林员。

  杨红民说,6岁时,他就跟着父亲进山护林,那时候条件比现在艰苦多了,巡一次林至少得7天,常常是“巡到哪、吃到哪、住到哪”。18岁时,杨红民接了父亲的班,成了一名护林员。杨红民的儿子今年22岁,自小也喜欢跟着杨红民进山玩,现在另一个工区做护林员。

  ■逢年过节最繁忙  

  节假日是盗伐林木、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因此,护林员节假日期间都需要增加巡林的次数和时间,越到节假日,他们也就越忙。

  当地村民有正月十五在坟头挂灯的习俗,为防止这些灯被风吹走后引起火灾,今年正月十五,杨红民和同事们除了正常巡林,从下午4点到晚上10点,都要守在山上,等到所有坟头的灯都熄灭后才下山。2月,山上的夜间气温只有零下6℃,但为了便于上山,护林员们穿的都是解放鞋和胶鞋。回到工区,他们的脚冻得发麻,难受得睡不着。

  近年来,山区群众从事养殖的越来越多,有些村民的牛羊时常进入林区。当杨红民和其他护林员进行劝阻时,常常会被一些不理解的村民呵斥或谩骂。为了做好护林工作,杨红民和其他护林员只好耐心说服教育,并根据林区林木的生长情况向林场提出建议:幼林区禁止放牧,成熟林区适当开放,允许牛羊进入,但要和养殖户签订责任书,必须保护好林木。

  杨红民说,护林员们经常吃住在山里,只要家里没啥大事一般都不会回去,尤其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时期,他们更是责任重大。一年中,护林员一连40多天都没回过家就成了常事。

  见习记者 赵佳 通讯员 赵笑菊 冯根生

  采访手记

  吕村林场现有护林员近70人,罗岭工区有7名护林员,他们分为两组,每天巡视工区的不同林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林木,他们常常不固定巡视时间;受工作特点限制,他们常常饮食不规律、胃病找上门……而他们苦中作乐,少有怨言,在他们脸上,我们看到的是淳朴和开朗。

  大山深处这些人,日复一日做着单调的工作,他们常年与孤独相伴。他们很平凡,而且差不多与世隔绝,以致于人们常常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他们又举足轻重,因为他们肩上,承担着留给子孙青山绿水的责任。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