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平
翻开30多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史,最辉煌的传奇总是与产业相伴相随,最耀眼的光环总是和产业形影不离。
江苏华西村发展五大产业,创造“天下第一村”的奇迹;上海九星村打造华东最大的村办市场,赢得“市场第一村”的美誉;山西皇城村开发相府旅游,书写“相府文化第一村”的传奇……无数鲜活事例表明,农民共同致富,和产业息息相关;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产业支撑。
如今的中原大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兴未艾。这是历史性的机遇和选择!要把握好这个机遇、顺应好这个选择,必须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成为一项可持续的事业。
产业支撑,就是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转型升级”,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配套产业和项目,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支持农民就近就业、自主创业,从而“既不离乡又不离土”,就地实现生活、生产方式转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变成市民。我们不能想象,农民“上楼”了,他们中大部分人还要每天跑出几公里去种地;我们更不能想象,农民的“腰包”没有鼓起来,如何享受“市民待遇”?楼高万丈“基”为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好比建一幢大厦,产业就是大厦的基础。有产业,农民就业才有基础,农民收入才有保障,才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真正“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天上不会掉馅饼,做好产业支撑这篇大文章,我们须克服畏难情绪,打破条条框框,招商引资引进产业,市场运作催生产业,政策支持培育产业,扶持创业创造产业,积极服务助推产业,让农民有恒业、恒心,让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已蹚出了新路——
新乡古固寨镇,农民从社区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到产业园区“上班”。该镇规划3个产业园区,共入驻企业28家,2011年产值达8.7亿元,安排农民就业5300余人。
许昌明义社区,初步形成花木种植、旅游纪念品生产等产业。二期建设还拿出节约土地,发展温泉生态旅游产业,建设1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工业产品加工园区,安排农民多元就业。
发展产业支撑难不难?确实难。但是新乡、许昌的有些地方却迎难而上,成为全省学习的“样板”。洛阳的综合实力更优,有理由也有条件做得更好!
产业支撑,同步协调是前提。算清“产业账”,谋好“致富路”,社区建设规划与产业规划要同步进行,避免社区建设、产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有条件的地方,产业发展要与社区建设统筹实施、同步推进。条件不具备的,也要预留好产业的发展空间。
产业支撑,因势利导是方法。立足先天基础,找准特色优势,什么产业最合算就发展什么产业,什么产业支撑最有效就打造什么产业支撑,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
产业支撑,勇于创新是关键。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创新机制盘活存量,创新体制引进增量,创新方式扶持农民创业,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农村,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探索“三篇文章一起做”,一产、三产融合发展,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产业支撑,“两不牺牲”是底线。发展产业、上马项目,耕地不能少、红线不能闯,不能饥不择食,不能拾到篮里都是菜,要坚决避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坚决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确保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不牺牲生态和环境。
产业兴,新型农村社区兴;产业强,新型农村社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