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
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 赏花优惠办法出台
城市区生活垃圾 将确保日产日清
成品油价今起上调
距第30届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仪式
还有21天
建特色精品旅游项目
延长游客在洛时间
洛阳被命名为“中国牡丹花都”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3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
——追记中信重工能源供应公司经理、党委书记杨奎烈
  以焦裕禄为榜样的杨奎烈用34年的执著实现了人生追求。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赵志伟 王继辉

  50年前,从这里走出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如今,还是这里,铸就了新时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楷模杨奎烈……

  2012年3月13日,河洛大地,乍暖还寒。

  上午,一场隆重的告别仪式在洛阳殡仪馆举行。

  哀乐低回,泪水奔涌。鲜花翠柏丛中,身覆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杨奎烈面容安详,仿佛刚刚睡去。

  告别大厅外的挽联 “践行焦裕禄精神殚精竭虑丹心照日月,奉献新重工事业鞠躬尽瘁高风动大地”,是这位新时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楷模一生的生动写照。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洛阳矿山机器厂)领导班子成员全来了,大家来为这位兢兢业业的好干部送上最后一程。

  公司生产、营销、技术等各个系统的中层干部都来了,大家要向这位累倒在工作岗位的好伙伴致以最后的敬意。

  杨奎烈所在的能源供应公司300多名员工打着挽幛也来了,他们要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好经理。挽幛上写着:“杨经理,我们永远怀念您!”

  原定500多人参加的告别仪式,到场人数逾千,很多职工自发来给杨奎烈送行。

  洛水呜咽,邙山含悲,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3月15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作出向杨奎烈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说,杨奎烈同志以焦裕禄为人生楷模,理想信念坚定,工作勤勉敬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带领员工为“新重机”工程早日建成忘我奉献,积劳成疾,病倒在工作岗位。被诊断为肝癌晚期后,他仍心系工作,为中信重工事业鞠躬尽瘁,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焦裕禄精神。

  杨奎烈有两个家:一个是回去吃饭、睡觉的“小家”,另一个是时刻令他牵挂的生产现场“大家”。他常说:“走在焦裕禄大道上,踏实!”

  1954年10月,杨奎烈出生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市附近的新民县。幼年时,他跟随支援洛阳工业建设的父亲来到中原,在洛阳度过了小学、中学时代。

  杨奎烈下过乡,扛过枪。在部队的大熔炉里,他入了党,多次立功,铸就了忠诚坚毅的品格。1978年,24岁的他从部队退伍,被组织上分配到洛阳矿山机器厂。

  能进洛矿工作,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产业工人,一直是杨奎烈的梦想。

  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焦裕禄精神的起源地。从1953年6月到1962年6月,焦裕禄同志先后担任洛矿一金工车间主任、厂生产调度科科长,在这片热土整整工作、生活了9年。

  父亲是和焦裕禄并肩战斗过的“老洛矿”,童年的杨奎烈,经常听父亲讲焦裕禄在洛矿的故事:主持试制新中国第一台新型2.5米双筒卷扬机,焦裕禄几十天不回家,一件破棉大衣陪他在光板凳上度过无数个夜晚;为了搞懂技术图纸,焦裕禄经常在办公室通宵查阅资料,一个干馍、一杯白开水就是一顿饭……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激励着父辈“洛矿人”,同样影响和激励着杨奎烈。

  走进父亲曾经工作过的能源供应公司前身——动力处,杨奎烈一干就是34年。

  杨奎烈有两个家:一个是回去吃饭、睡觉的“小家”,另一个是时刻令他牵挂的生产现场“大家”。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他对妻子马丽杰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去厂里转转。

  杨奎烈随身带的包里有件寸步不离的“装备”——望远镜。因为全面负责着中信重工的水电气供应,从生产厂区到家属区,他每天都坚持巡视一遍管网。很多管线架在十几米高的水泥柱上,肉眼看不清哪里有“跑冒滴漏”、哪里有故障点,这时望远镜就发挥了作用。

  杨奎烈还有一个“习惯”:每逢夜里阴天刮风下雨,他在家里就会心神不宁,不敢睡觉,不是趴在窗台上观察外面的雨情,就是探出手去试试雨点的大小。动能管网一旦进水,生产将受到影响。雨一旦下大,他就穿上那件妻子特制的小棉袄,外面再罩上工作服,拔腿就往厂里跑。

  2004年7月1日凌晨,天降暴雨,雨水很快淹没了厂区焦裕禄大道南段等路面,全厂一片汪洋。正在公司值班的杨奎烈迅速带领防汛队员赶往厂内积水地点,检查设备站房、雨水井等防汛设施的排水情况。雨下得太大了,道路两侧有些雨水箅子被翻涌的雨水顶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杨奎烈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拿着手电筒沿着道路逐个排查雨水箅子,边排查,边记录,边告知防汛队员注意安全。走在最前面的他,手握木棍,一面探查雨水井位置,一面安排防汛队员站在井边提醒过路的职工小心危险。滂沱大雨中,杨奎烈和防汛队员依次站立在焦裕禄大道上一个个翻滚着漩涡的雨水井旁,如同一个个“人体坐标”,指引着职工安全通过。

  杨奎烈常说:“走在焦裕禄大道上,踏实!工厂是我的生命之根。我对工厂的爱,是从根上生出的,渗到骨子里去了。”

  世纪之交,中信重机公司像全国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因为体制、机制的原因和不堪重负的历史包袱,迎来了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严冬岁月”:公司订不来货,连续19个半月发不出工资,职工士气低落……

  荣辱与共,不离不弃——杨奎烈始终坚守着自己对企业的赤子之心。他兄弟四人,有两人在日本定居,一人在澳大利亚定居。他曾多次有到国外定居的机会,但他从来不为所动,而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一次,洛阳市举办歌咏比赛,杨奎烈指挥企业参赛合唱队练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告诉选手们:这首歌唱第一遍时,应该是低沉的,如泣如诉、充满真情,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最后一遍时,应该是铿锵有力的,要高亢激昂地唱,坚定地告诉大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果,他们的演出夺得全市职工歌咏比赛一等奖。

  杨奎烈是在用心歌唱,他把对党、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深深融入了血液中。

  工作岗位上的杨奎烈,总是风风火火、精力充沛,人称“拼命三郎”。他把自己烧成了一块砖,结结实实铺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上。

  1997年大年初二,天气异常寒冷。

  为中信重机公司供煤的铜川矿务局煤矿发生事故,计划燃煤落空,公司煤气厂因燃煤告急面临停产。为了不影响厂里的生产,正发着低烧的杨奎烈毅然踏上了西去的火车。过年了,铜川矿务局的领导和职工都放假了。怎么办呢?他跟同行的生产科科长赵宏伟商量:“我们不能空着手回去呀,没有燃煤煤气厂就要停产,就会影响公司的生产,那将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损失啊!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们的领导,不解决燃煤的问题,这个年我就在铜川过了。”他已经连续发烧3天,烧得浑身酸痛,但他仍每天坚持到矿务局找人想办法早点解决燃煤问题。终于,矿务局值班门卫被杨奎烈的精神感动了,把单位领导的电话和地址给了他。第6天,看到装满燃煤的车皮发出,他才拖着病体踏上了返程。

  因为总是这么玩命地工作,杨奎烈成了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

  杨奎烈说:“我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把生与死早就看得很淡了。”据战友张贵生回忆,那是在部队服役期间的一次战备行动中,土方突然塌方将奎烈整个人埋了进去。战友们用双手扒土,指甲都磨出血了,才把他救了出来。“有了这次经历,奎烈好像什么都不怕了,成了一个干工作不要命的人”。

  进入新世纪,企业开始了“二次创业”。

  那段日子,说话快、走路快的杨奎烈办事风风火火,一天恨不得当成两天用,公司在艰难爬坡,他要和时间赛跑。

  那段日子,眼睛炯炯有神的杨奎烈,每天总是精力充沛地出现在岗位上,无穷的干劲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需要精气神;一个企业要想一直兴旺发达,需要一股内在的精神力量作支撑。

  起源于洛矿的焦裕禄精神,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中信重工的企业精神,成为中信重工人心中永远的丰碑。短短5年时间里,中信重工自筹39亿元成功打造“新重机”工程,这个以全球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为标志的系统工程,使企业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配置,使公司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资产、效益大幅提升,被业界称为“中信重工现象”。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公司视察后评价说:“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你们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时说:“看了以后感觉很振奋,很触动,这里代表了国家和世界先进制造业的水平。”

  焦裕禄精神激励着杨奎烈。在中信重工建设“新重机”工程的日日夜夜,杨奎烈设定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选定了奉献企业的人生方向。他常说:“赶上了公司大发展的好时候,我浑身是劲!”

  “新重机”工程中,供电是重中之重。不通电,重型冶铸工部就出不了钢;出不了钢,重型锻造工部18500吨油压机关键件就造不出来。

  一环套着一环,每一环都是“硬骨头”。

  日夜繁忙的陇海铁路,横亘在洛阳西陡沟变电站和中信重工110千伏变电站之间。两站连通,需要搭建高压线跨越架。此刻,“新重机”工程重型冶铸工部出钢在即,但当时正值特殊时期,铁道部通知,铁路沿线禁止一切施工。

  “第一步走晚了,往后步步都将拖工期。”杨奎烈心急如焚。他不厌其烦地与郑州铁路局和市供电公司等相关单位反复协调、沟通,夹着厚厚一摞“新重机”工程资料在这些单位间往返奔波。最终,杨奎烈的执著感动了大家。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中信重工高压线跨越陇海铁路工程特事特办,为“新重机”工程赢得宝贵的20天时间。随着重型冶铸工部第一炉钢水的酣畅奔涌,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油压机的第一个部件上横梁,顺利完成浇注。

  在那段日子里,杨奎烈几乎天天泡在工地。现场路径复杂,他在沟沟坎坎、高压线间和电控柜间忙忙碌碌,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即使是出差,他也总是选择周五下午出发、周日赶回,为的是不耽误周一上班。与他一起出过差的同志,都有过吃不消的“痛苦经历”。动能调度科的李林说:“那回去南京考察动能监控系统设备,我们一路狂奔地看了4个厂家,3天就打了个来回。”

  徐来平是杨奎烈的小学和中学同学。他对老同学的评价浓缩为四个字“深情厚爱”——“奎烈有一种情,特别浓,对人、对事;他更有一种爱,特别投入,对岗位、对事业。”            (下转02版)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