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文 体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电影高票价还要挺多久?
《一次别离》成最大赢家
一部电视剧的非典型走红
梅西被评“吸金王”
广东队全面占优 北京队全力“攻擂”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3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电影高票价还要挺多久?
  核心提示

  在传统文化消费中,电影票价因居高不下一直饱受诟病。全国两会上6位政协委员的“降价提案”让有关电影票价的讨论再度掀起。

  1 电影票价居高不下

  “如今,看电影真是一种奢侈享受。”杭州市民李先生一家多年来都将去电影院看电影作为家庭活动的首选。然而,每场电影3人200元左右的花费,让李先生越来越感到“吃不消”。“20世纪70年代,我们全家的收入是50多元,那时的电影票价是1毛钱,能买500多张电影票。现在工资涨了100多倍,但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50张电影票。”李先生表示,如今物价在涨,电影票价随之上涨也无可厚非,但涨得确实有些离谱。

  据《2010-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若以平均票价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作为衡量标准,中国电影票价是美国的8.5倍、法国的7.2倍。

  今年两会期间,包括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和导演张艺谋在内的6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再次呼吁电影票降价,“希望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市场规律采取建议性指导票价和最高限价”。

  “2011年全国总票房比2010年高28%,但我发现观影人数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看电影的还是那一拨人,只是有人多看了几场。看不起电影的人仍旧没进影院。”导演陈国星表示,必须靠强制性降低票价来吸引更大观影群体。

  2 票价是否能够“应声而降”

  提案一出随即引来大规模的讨论,不少观众更为此拍手叫好。然而,电影票价是否就能够“应声而降”呢?

  “要实现电影票降价,理论上应该让片方和放映方共同降低利润、让利观众,这样才可行。”面对“降价”的呼声,作为电影放映方的影院和院线显得更加忧虑重重。

  浙江星光电影院线一位负责人说,如今电影票价居高不下,与“最低发行价”的存在不无关系。“为了保证票房、收回成本,片方在与院线签约时会在合同中注明‘最低发行价’,即在任何情况下,影院对外售票时价格均不能低于‘最低票价’。也就是说,低于这个价格,我们影院只能自掏腰包去补贴差价。”这位负责人说,放映方还要承担人员成本、能耗成本、地租成本的压力,这使得自身的降价空间更小。

  不仅如此,不久前,在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这意味着进口分账大片也基本无降价空间。

  “目前,降票价只有以下可能:各级财政给补贴、国家减免税、地产商减地租、院线让利。”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赵宁宇一语道出不少业内人士的担忧,中国电影票降价仍将“路漫漫其修远兮”。

  3 “票价调控”需多管齐下

  在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票价居高不下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电影产业内部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票价调控的步伐从没有停止过。

  2000年,四川峨眉院线曾宣布旗下11家影院所有场次票价一律降为5元。尽管这场价格战无疾而终,但它第一次将中国电影高票价背后的发行机制、体制问题推至风口浪尖;2005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倡议全国影院实行周二电影票半价销售,从抵触到接受,全国多家影院在阵痛中实现了“半价日”。

  浙江时代电影院线宣传经理童黎明说,要想扭转“票价高低直接影响观影人次”这一局面,放映方需要将盈利点从单一提高票价向多元化营销转移。

  据了解,国外制片方票房收入仅占30%左右,大部分收入源自电影衍生品、电影版权的收入,而我国票房收入占制片方收入比例则高达90%。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要实现欧美国家低票价模式,还需要改变中国影院以及制片方过度依赖票房的现状。如果能够改变对票房的过度依赖,从制片方、影院两头挤压票房收入,票价就能够不断走低。

  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电影票价需要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控,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烨原指出,要想从根本上降低票价,还需增加电影银幕的数量,让消费者更容易看上电影,电影管理部门应该着重加强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建设。

  (据新华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