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社 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全国首家丙肝筛查基地 落户我市
“辞赋之都”何以花开洛阳
护卫开幕式的那些身影
宜阳三胞胎兄弟 同日结婚传佳话
连接“网上网下” 架起“沟通之桥”
交通路况服务又添新渠道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4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辞赋之都”何以花开洛阳
本报记者 李松战 戈晓芳 李迎博 见习记者 莫雅丽
  日前,在我市举办的“辞赋之都”授牌仪式暨海峡两岸辞赋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市从多个参评的城市中脱颖而出,被中国辞赋学会授予“辞赋之都”称号。洛阳,成为目前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辞赋之都”何以花开洛阳?记者采访了莅洛的国内辞赋学界权威人士。

  1 最宜诗赋洛阳地

  “辞赋是一种古老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受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文学样式《诗经》与《楚辞》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近日来洛的中国辞赋学会会长许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这样一个超长的句子,力争准确地阐释“辞赋”。他说,这种文体为中国所独有,堪称国粹。

  许结认为,洛阳是著名古都,其所在地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少作品的创作背景都与洛阳有关,辞赋文化在洛阳历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素有“最宜诗赋洛阳地”之说。

  洛阳辞赋研究院院长孙继钢介绍,洛阳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积淀,成为历代文人雅士歌咏之所与向往之地,群星汇集洛阳,许多赋家或出生于斯、成长于斯,或就学于斯、为官于斯,或游历于斯、寓居于斯,形成了星光璀璨的辞赋作家队伍。如汉初赋作的先驱、骚体赋的集大成者贾谊出生在洛阳,有著名的《过秦论》、《治安策》、《服鸟鸟赋》(服鸟,音fú,古书上说的像猫头鹰一类的鸟)和《吊屈原赋》等存世。

  据学者不完全统计,历代与洛阳有关的赋家有300余人,著名的有贾谊、司马迁、班固、张衡、王充、傅毅、蔡邕、赵壹、班昭、曹操、曹植、曹丕、阮籍、嵇康、张华、左思、陆机、陆云、潘岳、王勃、杨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德裕、欧阳修、范仲淹、元好问、王铎等。

  洛阳历史上不但有强大的辞赋创作队伍,而且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传播土壤。左思一篇《三都赋》引起“洛阳纸贵”,成为千百年来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充分说明历史上的洛阳人不仅会写赋,也爱赋,懂得欣赏赋。

  2 咏洛佳赋名篇多

  洛阳不仅是辞赋创作的福地,也是辞赋集中描述、吟咏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以洛阳为题材的赋作多达百余篇。

  例如,东汉围绕洛阳定都问题,引发了京都大赋创作的高潮,涌现出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名篇。张衡的《归田赋》又开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魏晋时期,洛阳赋坛堪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曹植的《洛神赋》为千古美文的典范,左思的《三都赋》则被称为魏晋京都大赋的绝唱。

  唐宋时,洛阳仍然赋家辈出,李白的《明堂赋》、李庾的《东都赋》皆为赋史珍品。

  金、元朝后,洛阳虽不再是政治文化中心,但仍然成为文人凭吊怀古、寄托情思之所在,涌现出王铎的《拟山园赋》、张论的《金门山赋》等一批佳作。

  20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辞赋创作与研究逐渐沉寂下来。改革开放后,赋体文学的研究与创作才呈现出复兴之势,我市也陆续出现了一批创作辞赋的作家。

  1993年,当时还在机关工作的孙继钢创作了《白云山赋》,受到了辞赋学界的好评。随后,他又创作了《龙门赋》、《牡丹赋》等一批作品,为复兴洛阳辞赋起到了积极作用。

  3 辞赋创研风渐浓

  近十几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对辞赋文化研究一直高度重视。

  2000年,市领导提出成立辞赋创研机构。2004年,洛阳大学辞赋研究所成立。2011年年底,在洛阳大学辞赋研究所的基础上,洛阳辞赋研究院成立。

  孙继钢说,洛阳辞赋研究院是民办机构,不拘一格地吸引了各界热爱辞赋的人士,现有辞赋作家40余人、研究人员20余人,去年编辑出版了三卷本97万字的《历代咏洛赋评注》,现正在进行《当代咏洛赋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和《历代牡丹赋》及《牡丹文化集成》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

  近些年,洛阳人创作辞赋作品、撰写研究论文100余篇,或见诸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高端媒体,或发表于中国辞赋学会组织的国际性学术专业学术会议,或收藏于国家级文学殿堂。更有不少作品被省、市报刊所采用,有的还被海外报刊转载,产生了较大影响。

  由于研究院工作开展卓有成效,中国辞赋学会特意委托洛阳辞赋研究院出版中国辞赋学会会刊《中国辞赋》。

  4 实至名归摘桂冠

  近年来,我市辞赋创研机构默默无闻地为打造“辞赋之都”做了一系列基础工作。

  2000年,中国辞赋学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鉴于洛阳在辞赋创作方面的成就,特邀请我市一名辞赋作家出席会议。

  2002年,第一届国际辞赋创研会在我市召开,提交涉洛辞赋论文及作品32篇,扩大了洛阳辞赋的影响。

  2004年,第六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中国辞赋学会会长龚克昌提出:“洛阳作为汉赋的重要发祥地,要成立辞赋创研机构,把洛阳建成中国辞赋创研基地。”

  2007年,首届中国辞赋创作研讨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人员提交咏洛赋作89篇。会议认为,洛阳是“辞赋之都”,应该成为中国辞赋创作研究基地。学界一致认为,在洛阳召开的首届中国辞赋创作研讨会是中国辞赋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2011年5月,中华辞赋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洛阳辞赋研究人员作了《洛阳与中国辞赋》的发言,进一步陈述洛阳是中国“辞赋之都”的依据。

  孙继钢说,以“辞赋之都”落户洛阳为起点,洛阳辞赋界同人今后将更加努力,将辞赋这种起源于洛阳的古老文体发扬光大,在打造河洛文化传承创新品牌中作出应有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