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作为“洛阳台湾周”重要活动之一的光电产业及投融资论坛在我市举行。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台湾客商,他们纷纷为洛阳经济转型、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洛阳劳动力稳定度较高
各种政策优势持续性强
“我的祖籍就是河南,我的妻子又是地地道道的洛阳人,我自己就是个‘洛阳姑爷’!”接受采访时,台湾力晶半导体董事长黄崇仁的开场白如此动情。
曾多次踏上河洛大地的黄崇仁表示,洛阳是客家人南迁的最重要迁出地,因此台湾同胞一来到洛阳,心中就油然而生一种归属感。
这位“洛阳姑爷”表示,他对洛阳感情很深,多年来不论身在哪里,都时刻关注着洛阳的发展。以前来洛阳感受最深的是中原大地的文化魅力,此次来洛阳又有了新的体会: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正在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座低调但快速发展着的城市。
“洛阳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在这种文化熏陶下,近年来洛阳人逐渐形成了低调做事不张扬的实干作风,这是洛阳最大的文化优势。”黄崇仁认为,洛阳劳动力稳定度较高,各种政策优势持续性强,这就让来此投资和发展的企业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科技与文化
“双剑合璧”给力洛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当今社会,科技的力量愈显举足轻重。黄崇仁认为,洛阳如果能将自身灿烂的历史文化、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光电等现代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有机结合,那么,古老的洛阳将插上一双崭新的翅膀,实现更加均衡、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黄崇仁说,洛阳在台湾同胞的心目中分量极重,但是洛阳究竟发展得如何,台湾同胞了解得并不是很深。洛阳应补上这块短板,充分发挥自己历史文化的优势,使之成为吸引台商的一张最亮丽的名片。
目前,大陆已经成为IT产业最大的下游终端市场,因此,在大陆发展IT产业最上游的半导体产业时机已经成熟,他建议,洛阳应利用自己吸引台商的文化归属优势,借助台湾的人才、经验与技术积累优势,尽早打造完善的半导体、IT产业链条,抢占市场先机。
洛阳光电产业
发展空间很大
作为联系我市与台湾企业家的“红娘”,台沪交流协会理事长李蜀冈在论坛演讲中,着力向台商们推介洛阳发展光电产业的诸多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
李蜀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洛阳光电产业在部分上游产品的开发上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在中下游高端产品的开发、系统产业链形成、产业成规模聚集等方面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少台商看中的正是洛阳在发展光电产业方面所拥有的巨大空间。”他说,只要政府保证政策的持续性,相信洛阳就是大陆光电产业的明日之星。
期盼台洛合作
更紧密更广泛
说起洛阳的光电产业,就不能不提有着“台湾半导体之父”之称的石修博士。他作为洛阳光电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在洛创办了力盛芯(洛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月11日,由他投资的微光机电技术芯片设计及制造项目正式在伊滨区奠基,拉开了洛阳科技城的建设大幕。
石修表示,洛阳一直在大力发展以光电科技和微电子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台湾特别是新竹地区则是全球知名的光电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集中地,此次在洛的奠基项目采用的工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同时它也是两岸光电方面的第一个项目,将对洛阳光电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对推动洛阳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洛台两地文化相连,命运与共。作为台湾的河洛郎,很高兴来洛阳投资发展。”石修建议,双方应该在促进交通便捷、技术创新交流、高科技人才培养等领域共同努力,期盼洛阳和台湾的直航早日实现,为台商来洛创造更优的条件。
本报记者 李东慧 见习记者 崔晓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