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牡丹丛中勤探看 早解花语报君知
南村人的那些“蒜事儿”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4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南村人的那些“蒜事儿”
  ■往事如烟

  宜阳县三乡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传说丰富。这里是被称为“诗鬼”的唐朝诗人李贺的故乡。在秦、汉、隋、唐等多个朝代,三乡镇都是洛阳通往长安途中的重要驿站。汉光武帝庙、连昌宫遗址以及唐五花寺塔等历史遗存,都是三乡镇人文资源丰厚的体现。

  ■人文自然

  三乡镇位于宜阳县城西45公里处,郑卢路东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有洛河、连昌河、杜阳河3条河流经三乡镇境内,土地肥沃。2009年,三乡乡撤乡建镇,共辖27个行政村、187个自然村,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

  三乡镇的“九都大蒜”,因其个大、色白、辛辣、保鲜时间长而闻名豫西地区。位于三乡镇东部的南村是该镇大蒜种植面积最大的行政村,全村1800多口人,耕地面积2000亩。南村的大蒜种植历史可上溯到东汉时期。南村以前属水沟庙村,新中国成立后,水沟庙村撤分为东阳、上沟、南村3个行政村。以前,当地人常在村里的一处桥头进行大蒜交易,所以“水沟庙桥头——蒜市儿(算事儿)”也成为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流传已久、妇孺皆知的歇后语。

  ■今日南村

  4月的三乡,绿油油的蒜苗随处可见,在春风的吹动下泛着层层“浪花”。“再过10多天,就该抽蒜薹了。”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安营指着身旁的蒜地告诉我们,每年大蒜收获季节,外地客商都会云集南村,设立收购点。南村也成了三乡大蒜收购的集散地。

  虽然南村人种植大蒜由来已久,但真正靠种植大蒜让生活面貌开始发生变化还要从1988年说起。那年,村里从山东引进了产量较高的红皮蒜,推广覆膜种植。从白蒜到红蒜,亩产量翻了一番。一些村民由于扩大了种植面积,加之当年的市场较好,赚了个盆满钵满。其他村民受到启发,也加入了扩种的队伍。从此,南村的大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

  20世纪90年代初,南村的大蒜外销量达到高峰,有数千吨的大蒜被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地。2003年7月,当时的三乡乡被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命名为“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也是在那年,“九都大蒜”商标被正式注册,南村的大蒜种植和销售开始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2007年,南村的大蒜开始包装销售,年销量达1万盒,包装后的大蒜价格比包装前的价格翻了一番。

  如今,南村的大蒜全部进行了异地调种品种改良,推广了无公害种植技术,全部蒜地实施地膜覆盖,品质、产量有了更大提高。每逢大蒜收获季节,各地客商云集于此,南村大蒜远销河北、福建、新疆等地。

  据王安营介绍,目前,南村人仅大蒜种植一项,每户年均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种植大户的最高年收入可达6万元。王安营说,如今的南村,靠种蒜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村里的汽车已有200多辆。

  目前,三乡镇年产蒜薹6000吨、蒜头1.5万吨,全镇大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该镇还争取到国家农业种植开发项目专项资金2300多万元,这些资金将被用来进行大蒜种植产业化提升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王安营说,下一步,南村要抓住全镇建设河南省知名无公害大蒜基地的机遇,继续扩大大蒜种植面积,提高绿色无公害种植程度,尽快通过河南省“绿色产品”质量认证。“能让消费者觉得‘贵也要买’,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能让‘九都大蒜’这个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南村人最大的梦想。”王安营说。

  记者 鲁博 通讯员 田义伟 金燕芳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