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4月9日,我市与美国核桃市、韩国光州市,签署缔结友好交流城市意向书。自1981年4月6日日本冈山市成为我市在国外的第一个友好城市以来,我市的“外国朋友”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是一个开放洛阳的魅力证明,也是我市与国外城市在互相欣赏、交流中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我市如何铺就一条条友城建设之路?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它们又给洛阳带来了什么?本报记者就这些进行了采访。
1 邂逅国际友城,结下不解之缘
在孟津县小浪底库区附近,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名叫“洛阳冈山友谊林”,造林面积约1000亩,它见证着两座城市之间的友谊。
2005年,日本冈山市为了表达对洛阳的友好心意,日中友好协会为我市小浪底绿化基地争取到2006年至2011年每年400万日元的“日本政府绿化基金”,计划造林1000亩,新建林区道路6公里和铺设地埋管道8000米,以增强小浪底库区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功能,恢复小浪底库区森林植被,提高库区水质标准。
6年来,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每次赴洛访问,他们多会前往这片“友谊林”看看。其间,冈山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片冈和男先生曾不顾年迈,多次率领市民访问团前往小浪底查看、植树。
1982年12月12日,我市与法国图尔市结为友好城市。图尔市有“法国花园”之称,在市内的3座城堡附近建有洛阳牡丹园。洛阳牡丹落户法国图尔市,是因为与我市友好交流这些年里,法国图尔市代表团的成员们被洛阳牡丹的雍容华贵所吸引,一直想将洛阳牡丹移栽到图尔。
为了完成对方的心愿,表现友好城市间的情谊,我市相关专家调研了图尔市的自然状况,鉴于两座城市气候条件相似,我市帮助图尔市进口了600多个品种1.2万株牡丹。其间,我市还派出牡丹种植专家组,数次前往图尔市进行栽种技术辅导。
2010年,图尔市举办了首届牡丹节。2011年4月,法国图尔市又在洛阳国际牡丹园游园会上举办了“洛阳牡丹盛开浪漫图尔图片展”。
在互相欣赏、学习交流中,洛阳与一个个国际友城结下了不解的缘分。据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已与日本冈山市、法国图尔市、美国拉克罗斯市、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市、俄罗斯陶里亚蒂市5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日本�"原市、须贺川市,西班牙阿尔卡拉市,韩国扶余郡4个城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2 相互尊重欣赏,巩固延续情谊
31年来,我市与一些友好城市的情谊如何巩固、延续?市政府外事侨务综合科科长孙京晓这样回答:“两城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彼此尊重是建立友谊的基础,城与城之间的互相欣赏和交流是友谊延续的条件。”
从我市与日本�"原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的几十年里,我们可以看到洛阳对友城的真诚,友城对洛阳的回馈。
洛阳与日本�"原市的渊源可谓深远。公元695年,持统天皇在�"原建立了日本第一座都城——藤原京。当时的藤原京完全是模仿中国汉魏洛阳城而建。隋唐时期,日本派往我国的使臣和留学生、学问僧、技师、工匠等大都从�"原出发,辗转来到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阳,他们把中国先进的文化又带回到日本。至今,该市的建筑风格仍留有洛阳古城的痕迹。
基于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洛阳与�"原两市自1981年就开始了友好交往,有了一个个两城间的友谊见证:
1985年,在�"原市日中友好人士积极努力下,由�"原市文化协会出资,在我市周公庙建立了日本遣隋遣唐使纪念碑,这成为两国人民悠久友好交往历史的见证。
1997年7月,我市政府代表团访问�"原期间,向�"原市捐赠了300株牡丹苗,并在�"原市老人活动中心建造了洛阳牡丹园。
2006年2月,我市政府代表团访问�"原,参加该市实行市制50周年庆典,两市签订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协议书;同年3月,�"原市政府代表团专程来洛,对我市出席�"原实行市制50周年庆典活动表示感谢。
此外,我市福利院曾派人前往�"原市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原市派艺术团参加了第12届洛阳牡丹花会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节;我市还应邀派遣韶乐艺术团和文物复制、仿制品展览团访问�"原,参加其庆典活动,举办了“洛阳文化周”……自1994年至今,两市之间互访次数近20次。
3 各方积极“撮合”,促成友城“联姻”
这些年来,我市对外交往结交中的“外国朋友”,除了因洛阳的开放魅力引得国家、省外交部门的推荐介绍外,一些“朋友”的结识也是一些友好人士积极协助的结果——今年4月9日,与我市签署缔结友好交流城市意向书的韩国光州市就是其中一例。
韩国光州市是韩国第五大城市,三星电子、大宇电子、起亚汽车等多家知名大型企业聚集于光州。
去年7月,市政府外事侨务部门了解到,光州市国际科相关人员要来洛阳伊川县,视察在此投资的一家企业。
这原本属于光州相关部门及企业的自行考察,并非官方间的正式交流。但为了彰显我市对国外城市的友好,市政府外事侨务部门热情接待了对方,并向其积极介绍了洛阳的各方面情况。
临别前,光州市国际科相关负责人对洛阳之行印象颇深,特意邀请洛阳相关部门参加当年10月在光州举办的国际性低碳经济减污会议。
2011年10月,市政府外事侨务部门和我市相关部门前往光州列席参加了会议,并在对方热情接待下参观了该市光电、汽车等支柱产业。两方人员越发觉得,两个城市在发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地方也很多。于是,光州市国际科与市政府外事侨务部门产生
“撮合”两城建立友好关系的想法。
经过各方的积极协调运作,今年年初,我市向光州发出了牡丹文化节邀请函,对方也积极回应。牡丹文化节期间,该市副市长姜启斗率代表团来洛参观访问,开启了两城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4 化干戈为玉帛,让情谊更长久
交往中出现摩擦、陷入僵局时,彼此尊重、顾念友情是化解问题的最好方式。我市与友好城市间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最终我市以“有理、有利、有节”的态度,化干戈为玉帛,巩固并深化了两者的友谊。
市政府外事侨务综合科负责人说,数十年前,我市曾与国外一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双方不但经常互访,还通过各自的友好协会在民间加强交流。可2003年时,因该市违背了我国一贯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我市在上级有关部门指示下,毅然“冻结”了与该市的友好城市关系。
此后,该市意识到不当举措给两市间的友好交往带来的不良影响,该市的洛阳友好城市议员联盟、友好协会等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为解除“冻结”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努力。
2005年,该市新任市长对恢复与我市的友城关系表现出积极的姿态,经过与我国相关机构的数次会谈,该市最终接受了我国的原则立场。
2006年4月,在我国外交部批复同意下,该市市长率大型市民代表团访洛,两市至此宣布“解冻”,恢复友好城市关系。从此,两市间的交往又重新密切起来,除了官方团体的互相走访交流外,两城间“市民团”、少年足球友谊赛等民间团体交流日益增多。
这些年,与我市建立友好关系的国外城市越来越多,这不但为我市对外经贸合作及科技文化教育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也让洛阳的开放魅力走向国际,吸引了更多国外城市的注意。
31年来,在友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的热情和真诚,赢得了外国朋友的赞誉,也为城市互惠互利的发展赢得了更多机遇,一个开放的洛阳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