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5版:文 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梦露情 美国风 戛纳客
让音乐成为 影视作品的灵魂
中国男排 冲奥之路有点儿难
白玉兰奖入围名单揭晓
读 家
新书快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5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读 家
  18 失业是创业的开始

  失败是一种教训,它是情况好转的第一步。

  ——菲力普斯(美国)

  在一个单位工作久了,你感到你有许多自己的想法,老板总是不同意;你有远大的理想,但在这里无法实现。于是,你就产生了离开这里的想法,你希望找到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业,去实现自我。这时候,失业就是你创业的开始!

  人生在于实现自我,有人将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创业当做自我实现,他们不想一辈子为别人打工。想自我创业的人,为了解除身上的枷锁,会冒着失业的危险抛弃现有工作。这就是成功创业的开始。

  王文京1983年7月于江西财经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工作。他1988年从机关辞职,走向创业的道路,创办了用友软件公司,现为用友软件公司总裁。但当年王文京决定要从国家机关的大门里走出来的时候,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王文京在机关工作了5年,而且干得很不错,在单位是个“红人”,受到领导赏识,被选为先进工作者,在全局干部大会上作过先进事迹报告,在机关发展也会有很好的前途。但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给王文京带来了新的希望。他意识到,计划经济中机关是社会上最好的单位;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主体,年轻人应该到企业去发展,使自己的人生更美好。王文京当时24岁,正值年富力强之时,于是,他辞职离开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决定到实业界去发展,到经济生活的第一线去创业。

  王文京回忆说:“辞职创办企业是自觉的选择,不是别人把我推到办企业这条路上来的。我当时离开机关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惜的,也没有感觉到创业有多大的风险。”但是,王文京的动机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分析判断到财务软件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才毅然决定离开机关走向市场的。

  他还认为,辞职的最主要目的是要换一种发展方式,创办公司只是为了有一个载体,它可以使自己团结一大批人,共同干事,这种感觉很好。并且创办公司是他个人发挥创造力的过程,更能让他体会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感觉。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个人的追求也会受到时代精神的影响,只有能把握机遇、有超常的勇气和不图安逸生活的人,才能在走向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5 改变中国文化的“三只兔子”(上)

  鲁迅介入北大,是从1917年为北大设计校徽开始的。随后,他成为《新青年》杂志的撰稿人,发表过许多惊世名篇。1920年,鲁迅来北大中文系执教,这是他一生中执教时间最长的大学——从1920年到1926年——整整6年时光。不过,鲁迅不是北大教授,一直是讲师。因为蔡元培规定,只有在北大全职教书,才可以聘为教授。鲁迅一直是兼职,所以只能是讲师。

  蔡元培一进北大,便邀请鲁迅为北大设计了一枚校徽,这枚校徽一直沿用到1949年。随后,鲁迅加盟《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崛起为文学巨匠。

  鲁迅曾在北大中文系讲授《中国小说史略》。德语专业毕业生冯至听过鲁迅的课,他回忆说:“这门课名义上是《中国小说史略》,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观察,对社会的批判。”每一次,当鲁迅带着一副冷静苍白的面孔走进教室时,喧闹的教室只剩下呼吸声。大家听着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仿佛听到全人类灵魂的历史,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

  鲁迅经常在寓所接待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夜深了,他总是端着油灯,把学生们送出寂静的胡同。

  鲁迅在北大只是兼职,所以从不以“北大老师”自居。但是1925年北大校庆27周年,学生会请他写篇纪念文章,他欣然应允,写了《我观北大》。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北大为死难学生举行隆重的追悼会。鲁迅写下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说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张作霖父子和张宗昌进京,京城一片肃杀。因为师生恋和婚外情,坊间议论纷纷,鲁迅从此去了南方,1936年在上海病故。

  1920年之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还不是鲁迅,而是“三只兔子”。留欧的蔡元培比留日的陈独秀大12岁,陈独秀又比留美的胡适大12岁,他们的生肖都是属兔,被戏称为“改变中国文化的‘三只兔子’”。

  后人常认为,蔡元培做了10年北大校长。其实这10年中,他一半时间不在北京。有时候,迫于政治压力,他不得已离京出走;有时候,他在欧美考察大学教育;有时候,他在忙于党务政务。于是,他经常把校长之实,委托给北大总务长蒋梦麟。

  蔡元培一贯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以做学问为本分,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五四运动中,蔡校长一度离京出走,经过师生一再恳求,才勉强回校。回校之前,他发表文章说:“学生救国,重在专研学术,不可常为救国运动而牺牲。”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对欧美的考察,更坚定了他平民教育的理念。他坚持读书不为做官,坚持男女同校。这些戒条,对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