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嵩县放河灯:
起自祭河祈平安 规模趋大内容丰
登嵩山 李白学道寻仙
下汉东 太守长袖醉舞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6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嵩县放河灯:
起自祭河祈平安 规模趋大内容丰
本报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时巧利
  放河灯 绘图 李玉明
  核心提示

  嵩县放河灯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是嵩县民间祭祀河神、纪念已故亲人并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的一种风俗。

  如今,放河灯已成为嵩县库区乡的一项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入选我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称七月半、鬼节、盂兰盆会),当地都会组织人们制作花船,船长逾10米,船上有绿的或红的灯。然后人们举行仪式,将船放入伊河,整个过程还伴随有秧歌、竹马、旱船、唢呐、铜器等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仪式时长达数小时。

  1 为防洪水 放灯祭神

  嵩县库区乡桥北村的张全申,是制作河灯的第四代传承人(清末以前传承谱系今已无法考证),也是如今放河灯仪式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近日,年过六旬的张全申和嵩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一起为我们讲述了嵩县放河灯的由来。

  昔日,每年夏秋季节,伊河常发洪水,淹没庄稼,危及人畜生命财产的安全。据1985年版《嵩县志·大事记》载:“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大雨,伊水淹没民舍1900余家;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夏,伊河泛涨,淹没民舍千家,牲畜十丧八九;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伊河涨,淹没民舍数百家,人畜死亡甚多;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伊、洛河涨,淹没十余村……”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伊河再次暴涨,面对连年的洪涝灾害,岸边的嵩县库区乡桥北村年长者提议,在每年的中元节,做几盏花灯放入伊河,以祭河神,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

  当年中元节,有村民做好莲花灯,晚间放入河中,果然来年伊河未发洪灾,风调雨顺。就这样,放河灯的村民由十几家发展到几十家、几百家。三年后,桥北村每家每年都要做一盏河灯放入伊河。从此,放河灯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由简单的祭祀活动发展到有唢呐、铜器、竹马、旱船等民间表演活动参与,放河灯成为当地的一项主要祭祀活动。

  当时,桥北村西有一座寺院,名曰锦陵寺。寺中主持为了普度众生、超度亡灵,将放河灯作为一项重要的佛教活动来组织,还把河灯分为主灯和辅灯,主灯由寺里负责制作,呈花船形,辅灯由各户和信徒制作。主持还在放河灯仪式中融入唱经歌等佛教文化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放河灯仪式的内容。

  2 虽曾遭禁 民间未绝

  新中国成立后,放河灯活动一直举办至1965年。十年动乱期间,放河灯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遭到禁止。从此,昔日隆重的放河灯仪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张全申告诉我们,当时放河灯虽然遭到禁止,人们不再大张旗鼓地举行仪式,但并没有因此停止放河灯。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也有村民偷偷做几盏河灯放入伊河。直到1978年,在民间群众自发组织下,放河灯活动才得以恢复。1995年,根据人们意愿,相关部门对锦陵寺进行了重修,放河灯活动又继续由锦陵寺来组织。

  3 群众艺术 亟待传承

  如今,放河灯不仅仅是为祭河神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它已成了一项声势浩大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张全申说,如今河灯的主灯是船灯,辅灯是小型莲花灯。船灯长约8米、宽1.5米、高约2米,骨架由毛竹或木杆做成,船体用彩布、彩纸等装饰。船尾有小型宫殿,内塑观音坐像,殿前两侧分别站立金童玉女像各一个、手执刀枪天王像各两个,还有四个挑着银担的壮汉像及十八罗汉拉纤像。

  放河灯仪式开始时,众人先在锦陵寺前祭拜,秧歌、竹马、旱船、唢呐、铜器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也开始表演。然后,20多名信徒抬船灯至伊河岸边,摆上供品,焚烧银钱,唱经祈祷,再将主灯和数百盏小莲花灯放入水中,此时,鞭炮齐鸣,众人祭拜,整个仪式长达3个多小时,参与群众逾万人。

  嵩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放河灯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彰显了人们珍爱生命、祈求平安、积德行善的愿望。河灯结构复杂,汇集民间剪纸、彩绘、彩塑等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由于河灯制作工艺复杂,目前掌握其制作技巧的多为年纪偏大的老人,后继乏人,亟待传承保护。

下一篇4